基于气候变化的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气候变化的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空间分布特征 温度模拟分析 降水模拟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国家,且这是难以扭转的局面,粮食安全关系着社会和谐与稳定,需要时刻关注,只有在明确作物生产潜力现状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长效措施来保证粮食安全不动摇。本文主要概括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介绍其常用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在充分结合研究区实际种植情况的基础之上,选择水稻、小麦、玉米和甘薯四种作物进行生产潜力研究。以县(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AEZ模型(Agro-Ecological Zones Project)分别计算其光温生产潜力,并用H.L.Penman公式计算作物蒸散量,逐步确定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原有生产潜力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年际变化和相对变化。运用ArcGIS10.1描述研究区作物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状况,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模拟不同温度和降水变化下作物生产潜力的变化。将测算出的理论气候生产潜力与地区单位面积实际产量相结合,分析四川省21个市(州)不同作物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呈显著增长,但增长量因地区和作物而异。盆地丘陵区作物气候生长潜力增加值最为明显,其次是盆周山地区,整体生产潜力增长量最大的作物为玉米,其次为甘薯、水稻、小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对变率与区域划分的海拔走向呈同向变化趋势。即海拔较低,地形平缓的地方,其相对变率越小;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的地方,其相对变率越大。(2)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甘薯的生产潜力大致都呈南高北低分布,小麦因生长季节与其他三类差异较大,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与其他三类作物稍有差异,大致呈北高南低分布。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值分别达到11421 kg/hm2、10863 kg/hm2、10705kg/hm2,气候潜力值较为接近。川西南山地区的水稻、玉米和甘薯光温生产潜力最大,分别达到21437 kg/hm2、30104 kg/hm2、35472kg/hm2,而小麦的最大光温潜力区在川西高山峡谷区,平均值达到19249kg/hm2。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受水分衰减的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小麦、玉米、甘薯、水稻,主要原因是小麦生长季节内降水不均,而其他三种作物生长期均是一年中自然降水最为旺盛的时期。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是光温生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却远远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因其作物生长期内的自然降水量过分偏离作物生长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降水量不足导致对光温生产潜力衰减程度大,以致成为气候生产潜力低值区,可知,降水不足是制约着川西北高山高原区作物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3)温度变化对不同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变化幅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温度上升或下降1℃时,变化幅度最大的区域是年均气温较低的区域,年均温度较高的区域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幅度反而相对较小。自然降水量的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作物生长期内对水分需求量的大小关系来体现的。当自然降水量小于作物需水量,气候生产潜力会受到水分系数的衰减;当自然降水量大于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时,气候生产潜力也会衰减。只有当自然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相等或差距不大时,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才能达到最大。(4)从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分析来看,水稻气候资源利用率最高,小麦和玉米其次,其利用率分别水稻46.29%、小麦38.05%、玉米28.22%。玉米平均气候生产潜力较高,为18482 kg/hm2,但农业利用率偏低,可适当采用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其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增加产量。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下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给出了一些建议,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采用现普遍认为测算最精确的模型—机理模型。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采用机理模型对研究区作物生产潜力作更精确的更新。
【关键词】: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空间分布特征 温度模拟分析 降水模拟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光合生产潜力研究进展12-13
- 1.3.2 光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13-14
- 1.3.3 气候生产潜力研究进展14-16
- 1.3.4 作物机理模型研究进展16
- 1.3.5 文献评述16-17
- 2. 材料与方法17-23
- 2.1 研究区概况17-18
- 2.2 区域划分18-19
- 2.3 计算方法19-23
- 2.3.1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测算19-21
- 2.3.2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测算21-22
- 2.3.3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对变化分析22
- 2.3.4 作物生产潜力离散程度分析22
- 2.3.5 作物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程度分析22-23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23
- 3. 结果与分析23-46
- 3.1 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变化趋势分析23-29
- 3.1.1 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化分析23-27
- 3.1.2 气候生产潜力相对变化分析27-28
- 3.1.3 作物生产潜力值离散程度分析28-29
- 3.2 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29-34
- 3.2.1 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29-31
- 3.2.2 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31-34
- 3.3 气候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34-40
- 3.3.1 温度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35-38
- 3.3.2 降水变化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38-40
- 3.4 四川省作物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分析40-46
- 4. 结论与展望46-49
- 4.1 结论46-48
- 4.2 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附录5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三爱,居辉,池宝亮;作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2期
2 刘金铜,由懋正;河北沧州黑龙港地区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估算[J];自然资源学报;1991年04期
3 陈峪,黄朝迎;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8年03期
4 封志明,郑海霞,杨太保;基于GIS的甘肃省作物生产潜力分区[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杨恒山,张永亮,张继星,冯永祥,李建梅,张军;近45年气候变化对哲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1998年04期
6 方光迪;三江地区光、热资源及作物生产潜力[J];气象学报;1985年03期
7 陈建文,,李兆元;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陕西气象;1995年06期
8 陈奇伯,吴晓伟,齐实;宁夏西吉县农田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文义,戴有学,薛双青,沈丽峰;关于临汾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对人口承载力的探讨[J];山西气象;1997年04期
10 戴尔阜;王昊;吴绍洪;靳京;;东北温带旱作农业主要作物生产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以黑龙江海伦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治国;曹卫星;;基于GIS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芹;基于气候变化的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旭光;气候变化对东北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0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3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