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稻田优化施肥效果与氮、磷环境效益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29 07:07

  本文关键词:稻田优化施肥效果与氮、磷环境效益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早中晚稻 优化施肥 产量 氮损失 磷残留


【摘要】:【目的】针对稻田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引起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现象,从粮食高产高效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分析稻田化肥的合理施用与管理策略。【方法】选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5—2010年在湖南省间布置的735个早、中、晚稻肥料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3个处理,对比分析了早、中、晚稻OPT较FP处理的增产效果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的优势;通过筛选OPT处理产量或/和氮肥偏生产力前25%的试验点,建立高产、高效和高产高效3种方案,结合氮肥用量与氮素损失(N2O的排放、N的径流与淋失、NH3挥发)之间的经验模型,评估稻田节氮减排潜力;通过计算早、中、晚稻磷素表观平衡,分析稻田磷素残留状况;并引入湖南省早、中、晚稻种植面积,估算区域稻田氮、磷的环境效益。【结果】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与CK处理相比,FP和OPT处理分别可增产41.9%和52.0%(早、中、晚稻的平均值);与FP处理相比,OPT处理早、中、晚稻可增产7.0%—8.3%,氮、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6.8%—19.6%和5.5%—37.3%,而OPT处理钾肥用量的提高对钾肥偏生产力的负效应较小(早、中、晚稻平均降幅为6.4%)。节氮减排评估结果表明,高产组产量高而氮肥用量相对较高,高效组氮肥偏生产力高而产量相对较低,用高产高效组表征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潜力更可靠;高产高效组早、中、晚稻每年可节省氮肥用量共81 kg·hm~(-2)(其中晚稻最多,为32 kg N·hm~(-2)),减少氮素损失15.5 kg N·hm~(-2),温室气体N2O减排约20%。湖南省稻田节氮总潜力为12.5×10~4 t,减少氮素损失2.35×10~4 t,主要对象为早稻和晚稻。优化施肥可提水稻的磷素总吸收量,早、中、晚稻从FP处理的59—66 kg P2O5·hm~(-2)增加到OPT处理的63—71 kg P2O5·hm~(-2)。磷肥用量与水稻磷素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显示,两者并不能达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说明当磷肥投入总量满足作物需求后,多余的磷素对当季作物磷素吸收无效,从而残留在土壤中;早、中、晚稻分别有46%、44%和15%的样本出现磷残留现象,通过筛选并分析磷残留样本得出,早、中、晚稻OPT处理磷残留比例明显低于FP处理,且磷残留量分别可降低到1.36—5.30 kg P2O5·hm~(-2),较FP处理下降了33.7%—48.5%;从全省范围来看,磷残留总量可减少18.14×10~3、3.59×10~3和5.30×10~3 t;另一方面,农民习惯施肥中,仍有不施磷肥的现象,这对土壤养分的耗竭影响较大,应重视平衡施肥。【结论】稻田优化施肥是产量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氮肥减量施用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磷肥总量可有效地避免土壤磷素残留带来的污染风险。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早中晚稻 优化施肥 产量 氮损失 磷残留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3PY113) 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资助
【分类号】:S511;S147
【正文快照】: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Effec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Evalu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Paddy SoilZHANG Zhi1,2,LI Xiao-kun1,2,CONG Ri-huan1,2,REN Tao1,2,HUANG Tie-ping3,LU Yan-hong4(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uazhong Agricultur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营娜;麻金继;周丰;马舒坦;高伟;徐鹏;后希康;;中国农田肥料N_2O直接和间接排放重新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2 王欣欣;邹平;符建荣;邵玲玲;俞巧钢;殷建祯;叶静;;不同竹炭施用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3 廖松婷;王忠波;张忠学;刘志文;;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综述[J];农机化研究;2014年10期

4 王聪;沈健林;郑亮;刘杰云;秦红灵;李勇;吴金水;;猪粪化肥配施对双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5 罗天相;胡锋;李辉信;刘莎;;接种蚯蚓对施加秸秆的旱作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J];土壤;2013年06期

6 林芳;王纯;王维奇;马永跃;;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氧化亚氮减排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06期

7 唐海明;肖小平;孙继民;汤文光;汪柯;李微艳;杨光立;;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稻田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5期

8 耿春伟;傅志强;;稻田水肥组合模式的CH_4和N_2O排放特征及其差异比较[J];作物研究;2012年S1期

9 卢静;刘金波;盛荣;刘毅;陈安磊;魏文学;;短期落干对水稻土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和N_2O释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燕;农田排水沟渠对氮磷的去除效应及管理措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2 秦艳梅;常规与有机生产方式下稻田和菜地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刘树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稻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贾俊香;菜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与碳收支估算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串丽敏;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小麦推荐施肥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6 汤宏;秸秆还田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水分管理的响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程琨;农田减缓气候变化潜力的统计计量与模型模拟[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伟妮;基于区域尺度的水稻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9 王娟;稻田土壤碳氮转化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之间的联系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永跃;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关兴;四川省盆周山区冬水田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3 张斌;施用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王晓飞;增密减氮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5 张啸林;不同稻田轮作体系下温室气体排放及温室气体强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莫永亮;冬水田转稻麦轮作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7 廖松婷;东北黑土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田CH_4、N_2O排放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8 营娜;中国农田N_2O直接排放、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趋势[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义芳;;碳按深施效果好[J];山西农业科学;1981年01期

2 石祖梁;顾东祥;张传辉;杨四军;于建光;顾克军;张斯梅;;土壤—作物系统氮素损失行为及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10期

3 吴建富;潘晓华;;稻田土壤中氮素损失途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6期

4 刘雪生;刘道宏;;作物的蒸腾作用与氮素损失[J];广东农业科学;1983年03期

5 朱兆良,蔡贵信,徐银华,张绍林;种稻下氮肥的氨挥发及其在氮素损失中的重要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1985年04期

6 李良谟,潘映华,周秀如,伍期途,李振高;不同土壤的硝化作用与氮素损失[J];土壤;1985年03期

7 蔡忆宁;;重点推荐[J];江苏科技信息;2002年01期

8 喻夜兰;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曾晶;宋海星;张玉平;;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初始酵解条件对氮素损失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1期

9 林小凤;李国学;任丽梅;王博;;氯化铁和过磷酸钙控制堆肥氮素损失的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虞锁富,赵美芝;石灰性土壤中氮素损失的初步研究[J];土壤;197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斌;朱兆良;;稻田氮素损失与实用控制技术—液态分子膜[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涤环 胡建辉;储备化肥 要加强保管 抓好五防[N];中国花卉报;2004年

2 李梅;冬季堆积农家肥注意事项[N];运城日报;2009年

3 方海;冬季堆积农家肥注意事项[N];陕西科技报;2009年

4 刘栋;提高有机肥效三注意[N];中国特产报;2005年

5 山东省东平县龙山大街19号 王玉堂 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局 仪秀华;施肥的误区与对策[N];河北农民报;2009年

6 记者 付凡军 实习生 秦向瑞 整理;有机肥料的腐熟方法[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7 ;化肥多了 不要忽视农家肥[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8 王树合;农家肥增效四法[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9 刘旭;多施有机肥 降低化肥涨价影响[N];新农村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殿鸣;杨农间作系统对土壤不同形态氮素损失效应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李云蓓;碳源调控对污泥堆肥过程氮素损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杨琳;控制排水条件下农田氮素运移机理试验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小凤;好氧堆肥化过程中氮素损失的原位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琳;不同调控措施对设施菜田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3 贺琪;堆肥氮素转化及原位减少氮素损失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魏洪飞;基于氮素损失原位控制和渗滤液零排的厨余垃圾堆肥技术参数[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胡进福;畜禽粪便堆肥化过程中氮素损失的控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金花;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损失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闵炬;太湖地区大棚蔬菜地化肥氮利用和损失及氮素优化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0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40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