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土壤侵蚀模型在黄土高原的应用述评

发布时间:2017-10-03 10:46

  本文关键词:土壤侵蚀模型在黄土高原的应用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水土流失 模型 评估 黄土高原


【摘要】:土壤侵蚀模型是认识和评估水土流失过程及其环境影响的有效工具,目前已有的众多土壤侵蚀模型中,因黄土高原地形和地貌的独特性而使模型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系统整理公开发表的文献,对在黄土高原经过验证的、涵盖不同尺度和过程表达的12个土壤侵蚀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依据模型预测精度、过程描述、应用方便程度和情景模拟能力等指标对每个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模拟预测精度不随模型复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经验统计模型有利于土壤流失量的快速评估,物理成因模型尤其是分布式物理成因模型更适用于侵蚀过程和输沙过程的精细评估。指出未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型发展应着重于提升数据质量、加强模型开发与模型评估3个方面。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水土流失 模型 评估 黄土高原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295)
【分类号】:S157
【正文快照】: 水土流失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试验观测、同位素示踪、室内模拟试验及数值模型模拟等,这些方法适用于小尺度的研究(如小区尺度和坡面尺度),有助于揭示水土流失的过程和作用,而很难扩展到大尺度研究(如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难以满足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水土流失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3期

2 李国瑞,王贵平,冯九梁,郑秀清;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周正朝,上官周平;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01期

4 宋颖;;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水利科技;2006年03期

5 王德;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干旱区地理;2007年03期

6 罗志军;张俊;;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7 牛世军;郭向红;孙西欢;马娟娟;蒯斌;戴宏胜;;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J];山西水利;2008年02期

8 文江苏;何小武;;国外土壤侵蚀模型发展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年04期

9 张蕴潇;孙紫英;;基于3S技术内蒙古水土保持普查土壤侵蚀模型建立及参数提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李光录,张胜利;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及回顾[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为民;胡维银;;论建立土壤侵蚀模型在水保监测中的重要性[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SEDEM及其应用初步[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3 马为民;胡维银;;论建立土壤侵蚀模型在水保方案编制中的作用[A];水土保持依法行政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符素华;张卫国;刘宝元;朱启疆;吴敬东;段淑怀;李永贵;;北京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星才;李嘉峻;许有鹏;唐郑亮;;GIS在土壤侵蚀模型中的应用及展望分析[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6 刘高焕;蔡强国;朱会义;王贵平;冯九梁;;小流域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蔡强国;;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及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秦伟;朱清科;;绿色GDP核算中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研究进展[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辉;基于DEM的小流域次降雨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族;基于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秦岭;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的适用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3 戴清霞;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汀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4 蔡U║,

本文编号:964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64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