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蔬菜废弃物和小麦秸秆对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5 00:12

  本文关键词:蔬菜废弃物和小麦秸秆对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蔬菜废弃物 小麦秸秆 腐解 温室气体 碳氮转化


【摘要】:以蔬菜废弃物和小麦秸秆为原料,设二者体积比分别为1∶1(V1W1)、1∶2(V1W2)、2∶1(V2W1)3个处理,每个处理添加20%(体积比)的鸡粪并混合均匀,进行为期30 d的好氧发酵试验,以对好氧发酵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腐解过程中,V1W2处理堆体的高温阶段温度(68℃)最高且高温持续时间(13 d)最长.在堆肥结束时,与堆肥初期相比,V1W1和V1W2处理的w(TN)分别增加了7.44%、10.92%;3个处理的w(TOC)分别降低了12.44%、12.41%、13.44%;在堆肥的前期(1~15 d)w(NH4+-N)增加,中后期NH4+-N向NO3--N转化.V1W1、V1W2和V2W1处理的CO2累计排放量分别为13.21、13.04、15.93 g/kg;CH4的累计排放量分别为215.72、171.83、249.80 mg/kg;N2O的累计排放量分别为56.13、35.62、98.71 mg/kg.V1W2处理的CO2累积排放量比V2W1处理显著降低了18.14%;V1W2处理的CH4累积排放量分别比V1W1和V2W1处理显著降低了20.35%、31.22%;V1W2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分别比V1W1和V2W1处理显著降低了36.54%、63.91%.研究显示,从腐解过程中碳氮转化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考虑,蔬菜废弃物和小麦秸秆的配比为1∶2的处理更有利于堆肥保氮保碳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蔬菜废弃物 小麦秸秆 腐解 温室气体 碳氮转化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05) 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项目(2014SF-02)
【分类号】:S141.4;X712
【正文快照】: 温室气体增加引发的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受到各国的重视[1].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和N2O,其中CO2对增强温室效应的贡献率最大,约占60%[2].CH4和N2O的温室效应潜能分别是CO2的21~23和296~310倍,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15%和5%[3-4].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工业、农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麦秸秆如何变废为宝[J];新农业;2012年14期

2 王雪雅;张仲欣;任广跃;王蓝天;时秋月;;小麦秸秆糖化工艺的对比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高铜涛;;小麦秸秆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3年12期

4 董玉玲;朱万斌;郭鹏;王小芬;张利莉;崔宗均;;一组小麦秸秆好氧分解菌系的构建及组成多样性[J];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5 张继义;梁丽萍;蒲丽君;王利平;;小麦秸秆对Cr(Ⅵ)的吸附特性及动力学、热力学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12期

6 常玉枝;常善雄;;炭化小麦秸秆对水中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J];北方环境;2012年05期

7 龚志莲;李勇;陈钰;龚正君;;改性小麦秸秆吸附Cu~(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4年04期

8 蒋静艳;胡正华;牛传坡;;UV-B辐射增强对小麦秸秆化学成分及其施用后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10期

9 潘洪川;李曼曼;黄岁j;;3种农业废弃物处置水面溢油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4期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新技术让秸秆变废为宝[J];农村科学实验;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薛栓民;“小麦秸秆餐具”翘盼助力[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赵天冬;还一片沃土蓝天[N];农民日报;2003年

3 通讯员 解晓静 张锋;麦秸变废为宝贡献碧水蓝天[N];济南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刚伟;小麦秸秆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2 韩雪;炭化小麦秸秆对水中离子铵的吸附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3 于芳;小麦秸秆对溶液中铅、镉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赵听;小麦秸秆降解复合菌群FWD1的构建、降解特性及其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别春雨;白耙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与降解秸秆条件的优化[D];扬州大学;2014年

6 蒋碧;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3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73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