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地适宜载畜量
发布时间:2017-10-05 01:11
本文关键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地适宜载畜量
【摘要】:【目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造成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大量集中产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旨在建立土地载畜量模型,为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查阅大量资料和统计年鉴的基础上,以山东省2012年生猪统计数据和主要种植作物产量及氮磷需求量为例,根据农牧生态平衡和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原则,分析了粮食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果树种植(苹果)和蔬菜种植(菜椒-茄子、菜椒-西红柿、西红柿-黄瓜3种大棚种植模式以及茄子-大白菜、西红柿-大白菜、黄瓜-萝卜3种露地种植模式)3种土地利用模式下作物氮、磷养分的需要量,依据畜禽生产废弃物中氮磷养分含量,根据土地养分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地养分平衡模型,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面积土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和载畜量,提出了土地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养殖规模需匹配的农田面积;【结果】以能繁母猪为基础建立了估测猪场粪尿养分(氮磷)年排出量的猪单位,折算成单个猪单位的氮、磷产生量分别为87.5和11.1kg/年。以此为基础估测了不同类型畜禽粪尿氮磷产生量。根据种植模式估测了土地氮磷输出量,以蔬菜种植模式下土地氮、磷输出量最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居中,苹果种植下氮、磷输出量最低。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模式土地载畜量更高,大棚种植模式下平均为4.5猪单位/hm~2,露地种植模式下平均为3.8猪单位/hm~2;果树种植(苹果)载畜量最低,为1.2猪单位/hm~2;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下,不考虑秸秆还田,载畜量可达3.9猪单位/hm~2,如果考虑秸秆还田,则载畜量相应降低。以循环利用方式消纳1 0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自繁自养猪场所产生的废弃物,蔬菜种植模式下所需匹配土地面积最少(西红柿-黄瓜轮作的大棚种植模式需要188.7 hm~2),苹果种植所需的匹配土地面积最多,需要匹配833.3 hm~2;不考虑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下,需要匹配的种植土地为256.4 hm~2。【结论】根据"养殖-种植"循环利用模式确定了土地载畜量参数为1.2—4.5猪单位/hm~2,该参数为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和土地养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全国畜牧总站;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载畜量 循环利用 养殖规模 种植模式
【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3GNC11108) 山东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2015-5)、山东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智能化农业装备研发项目
【分类号】:X713;S181
【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义】随着中国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大量畜禽粪便集中产生,对周边环境构成了巨大的污染压力,畜禽粪便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前人研究进展】林源等[1]估测2009年全国畜禽粪尿产生总量约为21.83亿t猪粪当量,2020年的畜禽粪尿产生估算量为28.11亿t猪,
本文编号:973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7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