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马尾松低效人工林不同改造模式后枯落物持水特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川南马尾松低效人工林不同改造模式后枯落物持水特性分析
【摘要】:对川南马尾松低效人工林进行皆伐和林窗2种改造方式后进行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枯落物蓄积量为对照林窗皆伐;其中2种改造方式后未分解层占总蓄积量的比例低于对照,已分解层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比例高于对照,半分解层蓄积量表现无规律;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大小为Φ30QKΦ10Φ20Φ40CK。不同分解层次最大持水量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且前两层最大持水量合计超过总持水量的80%;2种改造措施有效拦蓄量(8.85~11.14t/hm~2)高于对照(7.64t/hm~2)。不同改造措施初期吸水速率林窗模式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皆伐改造模式半分解层未分解层已分解层;对照马尾松纯林为半分解层已分解层未分解层,趋于饱和持水量的时间多于林窗和皆伐模式;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以下关系:w=aln t+b。R~2均在0.86以上,各时段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较显著相关关系,证明进行马尾松低效林改造,改变了地表枯落物的组成,对提高林地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马尾松低效林 林分改造 枯落物 持水特性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5) 四川省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efficiency Pinus massoniana Lamb.changed the composition of litter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the function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枯落物是由植物部分器官组织以及动物残体等组成的有机物总称[1],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之尧;;森林枯落物研究的基本途径[J];天津农业科学;1991年01期
2 王锐萍;刘强;彭少麟;林开豪;文艳;薛宁;;尖峰岭不同树种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季冬;关文彬;谢春华;;贡嘎山暗针叶林枯落物截留特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2期
4 李学斌;马林;陈林;许冬梅;谢应忠;;草地枯落物分解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9期
5 张增信;闵俊杰;闫少锋;姜志林;张军;张菲;;苏南丘陵森林枯落物含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6 李学斌;吴秀玲;陈林;张硕新;谢应忠;;荒漠草原4种主要植物群落枯落物层水土保持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4期
7 李清磊;李林延;李清焱;;几种常见林型枯落物层蓄水功能差别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王登芝;向星政;聂立水;;北京西山不同人工林枯落物层的水化学性质[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9 熊咏梅;赵冰;代色平;;广州七种园林植物枯落物的水文效应[J];广东园林;2009年06期
10 张长斌;赵有福;王福成;;夏玛林场林下枯落物涵水能力研究[J];中国林业;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龙健;冉景丞;;贵州喀斯特森林枯落物与土壤修复潜力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耿绍波;杨晓菲;饶良懿;陈凯;;缙云山黛湖保护站不同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持水性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孙一荣;朱教君;于立忠;张金鑫;;森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4 孙艳红;张洪江;程金花;王玉杰;程云;石健;;重庆缙云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Luc Nhu Trung;黄土高原牧草枯落物对阔叶纯林土壤极化的防治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孙龙;枯落物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3 米彩红;黄土高原人工纯林枯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对土壤极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龚伟;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生态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娟;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层生态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魏晓凤;松嫩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物种枯落物分解的变化规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郭辉;采伐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土壤和枯落物功能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殷沙;不同比例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董伯骞;华北落叶松林更新过程与枯落物蓄水功能对经营措施的响应[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张雷燕;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不同类型下森林土壤和枯落物的水文功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7 邴塬皓;黄土高原牧草枯落物对针叶纯林土壤极化的防治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冲;川滇高山栎林降水再分配及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霍利娜;豫南山区不同植物群落近地表层固土保水能力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念念;枯落物层蚂蚁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对土地利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本文编号:974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7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