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6-08-18 19:11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农业大学》 2008年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细高  

【摘要】: 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经验特点表明,各个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在努力适应本国的国情。各个国家在推进农业的发展中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政府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稳定队伍、完善示范基地和推广手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对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有效补充,满足了农业生产对技术推广的多元化需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技术、信息、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体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方式落后、服务内容单一,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发挥农业技术的效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地多种形式的调查,和对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个时期的发展分析,基本明确了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重科研、轻推广,重技术推广、轻素质提高,技术供应与农民生产需求技术相脱节,推广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顺等。针对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建立大农业局,完善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准入准则,在乡级单位实行农业推广人员派出政策,在政府领导下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机制;三、“产学研”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的优势;四、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农技推广队伍及农民素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导论11-22
  • 1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及其特点11-13
  •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基本职能13-14
  • 2.1 基本完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三定”工作13
  • 2.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3
  • 2.3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13-14
  • 2.4 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健康发展14
  • 3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4-19
  • 3.1 推广体系组织管理与任务和目标不适应14
  • 3.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内容与农业及农村发展不适应14-15
  • 3.3 推广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15-17
  • 3.4 推广经费和手段严得制约着现行农业技术推广17-18
  • 3.5 科研、教育和推广协调性不强18
  • 3.6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18-19
  • 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9-21
  • 4.1 主要研究内容19
  • 4.2 研究方法19-21
  • 4.2.1 问卷调查法20
  • 4.2.2 分析对比法20
  • 4.2.3 典型调查法20-21
  • 5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长沙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22-32
  • 1 长沙市基本概况22-24
  • 1.1 自然条件22-23
  • 1.2 经济状况23-24
  • 1.3 科技教育概况24
  • 2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4-31
  • 2.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阶段(1949-1957年)24-25
  • 2.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25-27
  • 2.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1991年)27-28
  • 2.4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发展期(1991-至今)28-31
  • 3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行运行模式剖析32-44
  • 1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32-35
  • 1.1 机构设置32
  • 1.2 队伍建设32-34
  • 1.3 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34-35
  • 2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35-36
  • 3 长沙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运行模式36-42
  • 3.1 政府主导型36-37
  • 3.2 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型37
  • 3.3 农民技术协会型37-38
  • 3.4 公司或企业作为主体型38-39
  • 3.5 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主体型39-40
  • 3.6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40
  • 3.7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40-41
  • 3.8 食品安全角度下农业推广与服务41-42
  • 3.8.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41
  • 3.8.2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食品安全的影响41-42
  • 4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42-43
  • 5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对策44-51
  • 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机制44-45
  • 1.1 按原有行政区划,组建新(大)农业局44
  • 1.2 建立派出形式的乡级农技推广机构44
  • 1.3 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市场化运作44-45
  • 2 完善农业技术投资机制45-46
  • 2.1 增加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45
  • 2.2 完善项目经费的投入机制45-46
  • 2.3 合理分流非技术推广人员,兴办经济实体46
  • 3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46-47
  • 3.1 实行执业资格制度46-47
  • 3.2 举办学历教育提高班,提高学历层次47
  • 3.3 创建继续教学为目的的科技培训基地47
  • 3.4 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47
  • 4 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合作机制47-49
  • 4.1 加大“产学研”模式推广力度48
  • 4.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规模经济48-49
  • 4.3 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组织建设49
  • 5 增长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功能49
  • 6 加强现代农业信息网络建设49-50
  • 7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建设50
  • 8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结论51-52
  • 1 必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投资机制51
  • 2 重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合作机制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57
  • 附录57-5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育清;保障经费来源 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年10期

    2 王竹明;朱训永;薛世芳;;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3 王海旺;李恩萍;;天津市农业技术信息推广体系发展的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07年04期

    4 邓贤贵;江西省稳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本做法[J];农业信息探索;1995年04期

    5 王明文,蔡长霞;新时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构建[J];农业与技术;2004年03期

    6 杨敏,袁九香,李文君,徐荣;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J];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06期

    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J];农村财务会计;1999年12期

    8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J];青海农技推广;1999年04期

    9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J];中国农技推广;1999年05期

    10 ;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山西农经;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扈立家;;辽宁发展精准农业的思考[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2 白文军;孙月;;《北京农业》刊载农业技术类论文的特点分析[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3 邓振镛;张毅;郝志毅;;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实施集雨节灌农业技术的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4 盖宇明;赵永成;刘天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集[C];2005年

    5 于广军;张瑞波;李辉利;;坚持依法管理 规范农技推广[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6 洪霞;夏凌君;郭斌;王伟程;;关于农业技术服务合同中的条款规范问题[A];中国技术市场二十年辉煌历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4年

    7 祝华军;田志宏;魏勤芳;;农业技术的要素替代特性及我国工厂化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8 汪泽根;李学军;刘汉鹏;;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9 许强;;对创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考[A];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10 刘秉坤;;基层农业技术干部自我充实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星奎;[N];绵阳日报;2011年

    2 周名扬;[N];湖北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吴文彪 通讯员 姚巨才;[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苑鹏 国鲁来 杜吟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本报驻云南记者 刘艳;[N];江南游报;2010年

    6 记者 康君;[N];雅安日报;2011年

    7 记者 米厚民;[N];山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思源;[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年

    9 刘立纲;[N];辽宁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邓洁;[N];农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联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傅素英;中国农业技术国际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周衍平;农业技术产权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4 聂海;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鲁柏祥;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笑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杨巍;我国粮食作物技术进步模式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吴文元;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赵立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文;新时期构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杨列亮;枣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3 李细高;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兴刚;宋朝劝农文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利萍;GIS技术支持下农业技术进步与血吸虫防治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尹会娜;河南国营黄泛区农场的农业技术改良研究(1951-1965年)[D];河南大学;2009年

    7 吕福旭;天津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张萍;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沈迪非;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演变、模式选择与政策建议——兼论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推广[D];浙江大学;2001年

    10 石荣斌;建设新农村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7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8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