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煤基固废与牛粪混合发酵基质在荒漠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6 01:37

  本文关键词:煤基固废与牛粪混合发酵基质在荒漠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硅钙渣 粉煤灰 微生物菌剂 地质肥料 荒漠化土壤


【摘要】: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富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大量煤基固废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环境污染。本试验以煤基固废和牛粪为基质耦合地质肥料,将地质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施肥于荒漠化土壤后种植能源植物,对荒漠化土壤施加不同肥料后土壤质量进行检测及评价以探究地质肥料对荒漠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可行性及地质肥料的最佳配比。本研究中煤基固废所占地质肥料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30%和40%,地质肥料可显著降低混合基质的pH,按质量比为1:4配施于荒漠化土壤,土壤的pH在7.9-8.5范围之内。地质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施肥于荒漠化土壤后,土壤各项指标与未施加肥料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质量发生显著改变。施用地质肥料种植柳枝稷与未施肥相比,土壤容重下降14.12%~22.60%、速效磷提高157.41%-297.72%;速效钾提高282.36%~424.54%;施用地质肥料种植紫花苜蓿与未施肥相比,容重下降18.08%~29.94%、速效磷提高177.49%~263.64%,速效钾含量为93.95 mg/Kg~114.77 mg/Kg;施用地质肥料种植油葵与未施肥相比,土壤容重下降11.30%~24.86%,速效磷最高可达11.44mg/Kg,速效钾提高339.24%~513.51%。这说明地质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对不同施肥处理土样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测试,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表明:地质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荒漠化土壤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满足柳枝稷、紫花苜蓿和油葵等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施肥处理后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种植紫花苜蓿、柳枝稷和油葵三种植物土壤分别在煤基固废含量为20%、30%和40%且配施微生物菌剂施肥处理后,其综合得分均达到最高,肥效最好。为消纳更多的煤机固废和牛粪且对沙土改良效果最优,综合评价所有处理的土壤肥力指标得出,煤基固废含量为40%处理配施微生物菌剂种植油葵,是对沙漠化土壤改良效果最好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硅钙渣 粉煤灰 微生物菌剂 地质肥料 荒漠化土壤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煤基固废的概况11-13
  • 1.1.1 煤基固废的概念及其理化性质11-12
  • 1.1.2 煤基固废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12
  • 1.1.3 煤基固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12-13
  • 1.2 牛粪的概况13
  • 1.3 改良土壤的微生物菌剂概况13-16
  • 1.3.1 改良土壤的微生物菌剂简介13-14
  • 1.3.2 改良土壤的微生物菌剂的主要功效与机理14
  • 1.3.3 微生物菌剂在煤基固废资源化中应用14-16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16-17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9
  • 1.5.1 研究目的17
  • 1.5.2 研究意义17-19
  • 2. 材料与方法19-25
  • 2.0 实验地情况19
  • 2.1 试验材料19-20
  • 2.2 试验设计20-23
  • 2.2.1 地质肥料配比及制备20-21
  • 2.2.2 沙土施加地质肥料21
  • 2.2.3 植物的种植方法21
  • 2.2.4 试验小区设计21-22
  • 2.2.5 植物与土壤样品采集和测试22-23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23-25
  • 3. 不同施肥处理植物生长状况分析25-33
  • 3.1 不同施肥处理紫花苜蓿的生长情况25-27
  • 3.1.1 紫花苜蓿出苗率25-26
  • 3.1.2 紫花苜蓿株高26
  • 3.1.3 紫花苜蓿生物量26-27
  • 3.2 不同施肥处理柳枝稷的生长情况27-29
  • 3.2.1 柳枝稷出苗率27-28
  • 3.2.2 柳枝稷株高28
  • 3.2.3 柳枝稷生物量28-29
  • 3.3 不同施肥处理油葵的生长情况29-31
  • 3.3.1 油葵出苗率29-30
  • 3.3.2 油葵株高30
  • 3.3.3 油葵生物量30-31
  • 3.4 小结31-33
  • 4. 不同施肥处理沙土理化性质分析33-53
  • 4.1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物理性质分析33-42
  • 4.1.1 土壤容重33-34
  • 4.1.2 土壤含水率34-35
  • 4.1.3 土壤孔隙度35-36
  • 4.1.4 土壤空气容量36-37
  • 4.1.5 土壤粒度37-40
  • 4.1.6 土壤pH值40-41
  • 4.1.7 土壤电导率41-42
  • 4.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化学性质分析42-50
  • 4.2.1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42-43
  • 4.2.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氮素43-45
  • 4.2.3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磷素45-47
  • 4.2.4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钾素47-50
  • 4.3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金属含量分析50-51
  • 4.4 小结51-53
  • 5. 土壤肥力指标分析及评价53-75
  • 5.1 土壤肥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53-61
  • 5.1.1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综合肥力因子相关性分析53-59
  • 5.1.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59-61
  • 5.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61-73
  • 5.2.1 不同施肥处理种植柳枝稷后土壤肥力评价61-64
  • 5.2.2 不同施肥处理种植紫花苜蓿后土壤肥力评价64-67
  • 5.2.3 不同施肥处理种植油葵后土壤肥力评价67-70
  • 5.2.4 不同施肥处理后土壤综合肥力评价70-73
  • 5.3 小结73-75
  • 6. 结论与建议75-77
  • 6.1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75
  • 6.2 主要结论75-76
  • 6.3 存在问题与建议76-77
  • 参考文献77-83
  • 致谢83-84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84-85
  • 现场试验照片85-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宁;李雯倩;孙潇潇;范海燕;周云欣;陈丽丽;;南京市城镇化进程中的固废环境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2 吕庭君;罗安程;曹杰;张华;方兆平;许超;;竹浆废水酸析固废农用处理初步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9年01期

3 于红艳;张昕欣;杨伟群;陈红云;杨雪雪;朱梦琪;;固废拆解土壤的复合污染特性及其控制与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4 丁冬梅;王金英;王鑫;赵一;;超声波提取代替水平振荡法测定固废重金属浸出毒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S1期

5 周固君;梅凤乔;;德国二元回收体系及其对中国固废管理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6 孔德峰;张金流;;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毅;薛佳;青光志;姜涛;吴怡;;四川省固废处置存在问题分析及污染控制研究[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藏留洋;王金鑫;;京津冀城镇群农村固废梯级利用策略[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3 郭锋;王广林;;生物养殖处理养牛场固废——实现养牛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4 庄维健;;超大型固废筒仓结构设计探讨及应用[A];2010固废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向伟;马刚平;余广炜;廖洪强;;首钢采用配型煤炼焦技术处理焦化有机固废的工程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周顺成;施一新;;沙钢固废料处理工艺技术实践[A];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12年

7 ;《粉煤灰》双月刊[A];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德志;张雄;;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德志;陆沈磊;;建筑固废在地震灾区的产业化实践[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10 夏侯娟;曾敏;朱百鸣;;对当前固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蒸蒸;规范固废拆解业发展[N];台州日报;2006年

2 实习记者 张勤峰;合加资源 固废先锋步入快车道[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沈佳;我市建成全国唯一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区[N];朔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陈茗佳;2016年固废综合利用率将达85%[N];兰州日报;2012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袁兆辉;“固废”不再是垃圾[N];山西日报;2013年

6 山东省茌平县环保局 孙立华;固废防治急需全过程监管[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刘淑花 薛礼伟;引进先进理念 拓展固废利用[N];朔州日报;2013年

8 ;确保完成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考核指标[N];太原日报;2013年

9 李晓并;多渠道推进我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N];太原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张兴刚;能化固废利用尚欠政策春风[N];中国化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艳;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振中;煤基固废与牛粪混合发酵基质在荒漠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郭淇钢;饱和城市固废一维降解固结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周闻;淮北电厂固废综合利用方法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玲玲;矿山含硫固废堆微生态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高波;固废磷化渣资源化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毛伟娟;洱海流域农村固废基质化处理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郭颖;固废处置中持久性自由基/二恶英的排放特性及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马保东;兖州矿区地表水体和煤堆固废占地变化的遥感检测[D];东北大学;2008年

9 杨文卿;固废稳定化与材料老化新型一体反应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立华;畜禽固废生物质炭中的铜锌形态以及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9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79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