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粉虱喙和跗节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本文关键词:螺旋粉虱喙和跗节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粉虱科 跗节 胸喙亚目 寄主植物 感觉毛 超微结构观察 昆虫防治 半翅目 雄成虫 温室白粉虱
【摘要】:正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属半翅目胸喙亚目粉虱科复孔粉虱属,原产于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006年入侵我国海南,为害蔬菜、果树、粮食、观赏植物、行道树及森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郑丽霞等,2010)。昆虫利用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如触角、跗节、下唇顶端感觉毛等来识别寄主植物(雷宏和徐汝梅,1995),研究感受器对于探索昆虫识别寄主植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粉虱科;跗节;胸喙亚目;寄主植物;感觉毛;超微结构观察;昆虫防治;半翅目;雄成虫;温室白粉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452,31371998) 福建省烟草公司科技项目(闽烟科2013[2]号)
【分类号】:S433
【正文快照】: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属半翅目胸喙亚目粉虱科复孔粉虱属,原产于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006年入侵我国海南,为害蔬菜、果树、粮食、观赏植物、行道树及森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郑丽霞等,2010)。昆虫利用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如触角、跗节、下唇顶端感觉毛等来识别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孝金;林淑圆;吴春赞;林以良;余友敏;;稻粉虱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探讨[J];温州农业科技;2001年01期
2 李艳;施红梅;欧晓明;谭济才;;粉虱的发生与抗药性治理[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年06期
3 丁茜;吴伟坚;符悦冠;;双钩巢粉虱产卵分泌物的化学成分[J];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03期
4 毕孝瑞;刘欢;闫军霞;;检疫性害虫螺旋粉虱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7期
5 宋飞飞;苏德伟;;粉虱类害虫综合防治途径的研究现状[J];生物技术进展;2013年02期
6 陈和杰;詹福麟;林志铭;陈锦璇;黄小勇;;菩提树菩提皮粉虱空间分布初步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15期
7 noyJ德;;中国粉虱科昆虫整理及二新种记述[J];山西农学院学报;1960年01期
8 高兆宁;;拃川市n易魑镄潞Τ妗谭凼璠J];宁夏农业科学通讯;1964年06期
9 张觉晚;;第六讲 粉虱类[J];茶叶通讯;1979年04期
10 阎凤鸣;粉虱研究概况[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骆焱平;卢远倩;曾志刚;符悦冠;;57种南药植物粗提物对螺旋粉虱的触杀活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2 贝亚维;林文彩;章金明;吕要斌;;烟粉虱在大棚茄子上发生为害及控制技术研究[A];保护地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C];2005年
3 王炜;张瑞平;;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A];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唐建明 晓虹;二次用药杀灭烟粉虱[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2 蒋善军;烟粉虱[N];农资导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吉锐;中国粉虱科系统分类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余昊;入侵粉虱热激蛋白基因表达与功能[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严盈;基于外来生物B型烟粉虱重要唾液组分的入侵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992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9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