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GIS的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5:24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氮 碱解氮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摘要】:根据2014年采集的121个耕层(0~20 cm)土壤氮素含量数据,在Arc GIS 10.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等方法,研究崇州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达(1.18±0.40)g kg~(-1)和(86.52±28.71)mg kg~(-1),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其中,全氮总体呈环状分布,而碱解氮则呈斑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二者均在中部怀远镇附近出现高值区(1.80 g kg~(-1),120 mg kg~(-1)),而在北部街子-三郎山区一带和南部丘顶出现低值区(0.95 g kg~(-1),60 mg kg~(-1))。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土壤氮素在平原区含量显著高于山区和丘陵区。由紫灰沉积物和再积黄泥发育而来的土壤氮素含量显著高于沙页岩残坡积物和紫色沉积物。从不同农地利用方式来看,水稻-小麦轮作下土壤氮素平均含量最高。在道路和河流的2.5 km缓冲范围内,土壤氮素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自然地质过程对其主控作用总体大于人为活动因素。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省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全氮 碱解氮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农田有机质提升关键技术应用与推广”(2013NZ002)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土壤氮素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制约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1-3]。目前,我国主要将施用氮肥作为增加土壤氮素的主要途径。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氮肥占到了我国化肥总产量的80%,占世界氮肥总产量的1/3[4-6]。然而,不合理的氮肥施用不但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兆良;;中国土壤氮素研究[J];土壤学报;2008年05期

2 胡玉福;邓良基;张世熔;龚碧凯;焦栩洁;;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导;张琰;宋学宏;朱江;;苏州市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控制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年06期

2 倪康;丁维新;蔡祖聪;;有机无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土壤小麦季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2期

3 刘丛强;郎峗超;李思亮;朴何春;涂成龙;刘涛泽;张伟;朱书法;;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研究:重要性、现状与趋势[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4 郑祥洲;樊小林;周芳;刘芳;廖照源;;核芯肥料、包膜厚度对控释肥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5 高义民;同延安;常庆瑞;;水分和土地类型对土壤肥力因子空间变异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6 陈国茜;沈润平;;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7 于洋;刘吉平;徐艳艳;;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5期

8 唐其展;陈桂芬;刘忠;蒙炎成;顾明华;;蔗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及矿化率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年05期

9 苑举民;张忠锋;石屹;荣凡番;元建;马兴华;吴元华;王文杰;陈文军;李淑英;丁健;;低肥力土壤施氮对烤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9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明华;黄冠q,

本文编号:994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94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