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09 03:02

  本文关键词: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坡耕地红壤 玉米/大豆间作 根系参数 土壤抗蚀性


【摘要】:通过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根系指标测定,研究了玉米单作、大豆单作以及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作物根系特性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红壤质地和结构方面优于玉米或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在0—10,10—20,20—30cm土层的含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和根长较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均有提高,其中0—10cm土层范围内差异显著;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较玉米单作模式在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长分别提高了80.95%,50.93%,90.30%和77.99%,较大豆单作模式分别提高了58.70%,73.36%,123.05%和149.27%;在20—30cm土层范围内,间作模式根长较玉米单作模式提高了150.48%,较大豆单作模式提高了206.94%;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抗蚀性指数在10—20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在0—10cm和20—30cm土层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深度土层范围内,间作模式土粒抵抗分散能力均最强;在间作模式下,同期土壤流失量较单作减少,土壤流失量与作物根系量、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呈显著负相关。玉米大豆间作可以通过改善根系特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土抗蚀性。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坡耕地红壤 玉米/大豆间作 根系参数 土壤抗蚀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59)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13Y467)
【分类号】:S157.43
【正文快照】: control soil erosion of slope cropland i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云南省地貌类型属典型的山地结构,山区面积达94%,坡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4%。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7×104 km2以上,年土壤流失量5亿多t[1-2]。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提高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兰成;;不同间作模式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13年02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国勇;山东黄河故道风沙化土地杨农间作生态经济效益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97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97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1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