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EPS的车道保持辅助控制算法设计与实验验证

发布时间:2017-10-13 22:17

  本文关键词:基于EPS的车道保持辅助控制算法设计与实验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EPS 主动转向 协调控制


【摘要】:近年来汽车主动安全引起专家学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即在车辆有发生危险的趋势时采取措施避免危险发生。驾驶员辅助系统(Driver Assisted System,DAS)是典型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之一,包括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ane Keeping Assisted System,LKAS)、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和倒车辅助系统等。LKAS是针对驾驶员因瞌睡、接打电话、与乘员聊天等导致注意力分散而未控制车辆致使其偏离车道而设计的一种DAS子系统,保证车辆在车道内安全行驶。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驾驶员特性的新型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机理和评价方法研究”(编号:51575223),在充分研究国内外LKAS相关研究和科研成果基础上,建立包含驾驶员类型的车道偏离预警算法和基于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的LKAS主动控制算法,并通过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和硬件在环试验台实验验证预警算法和主动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LKAS预警算法精度有限导致LKAS误警率较高的问题,本文结合驾驶员类型的多样性建立多模式跨道时间(Time to Lane,TLC)算法和多模式基于未来偏移距离(Future Offset Distance,FOD)算法,针对不同算法适用工况不同和单一算法难以覆盖全部偏离工况的问题,提出联合预警算法以适应各种偏离工况,并进行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验证联合预警算法的准确性。(2)针对LKAS预警和主动控制可能与驾驶员驾驶意图相冲突的问题,本文建立驾驶员操作状态辨识模型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根据转向盘力矩信号和转向灯信号判断车辆有偏出车道的倾向时,驾驶员是否在主动控制车辆,尽量减少发生驾驶员期望外的预警,避免频繁误警引起驾驶员反感。(3)针对LDWS预警未引起驾驶员注意导致其未及时采取修正操作的问题,即预警后车辆依然存在偏出车道的危险,本文建立基于EPS的LKAS主动控制算法,其工作原理是驾驶员模型根据车辆真实侧向位置和理想侧向位置间的偏差得到LKAS主动控制车辆的转向盘目标转角,EPS系统根据该目标转角控制转向系统实现纠正车辆轨迹的目的。为验证LKAS主动控制算法的准确性,进行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并为后续的硬件在环试验台实验提供理论基础。(4)为进一步验证驾驶员在环时LKAS预警算法和主动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改造课题组电控转向仿真试验平台,建立基于EPS的LKAS硬件在环试验台,采用d SPACE实时仿真平台DS1006和Car Sim RT/Simulink/Control Desk组成软件联合仿真环境,参考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相关标准,针对LKAS功能和适用场合设计实验工况,在Control Desk环境下实时调试LKAS预警算法和主动控制算法参数,验证LKAS预警算法和主动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EPS 主动转向 协调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5
  • 1.1 课题意义11-12
  • 1.2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概述12-13
  • 1.3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概述13-14
  • 1.4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研究现状14-22
  • 1.4.1 国内外企业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研究现状14-18
  • 1.4.2 国内外高校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研究现状18-21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21-22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2-25
  • 第2章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偏离预警算法研究25-49
  • 2.1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技术要求25-27
  • 2.1.1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总体结构26-27
  • 2.2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偏离预警算法研究27-39
  • 2.2.1 车道偏离预警算法概述27-30
  • 2.2.2 建立多模式TLC预警算法30-36
  • 2.2.3 建立多模式FOD预警算法36-38
  • 2.2.4 建立联合预警算法38-39
  • 2.3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偏离预警算法联合仿真39-47
  • 2.3.1 建立联合仿真实验环境39-40
  • 2.3.2 对比多模式TLC预警算法与固定模式TLC预警算法40-41
  • 2.3.3 对比多模式FOD预警算法与固定模式FOD预警算法41-42
  • 2.3.4 对比联合预警算法与多模式TLC预警算法42-44
  • 2.3.5 对比联合预警算法与多模式FOD预警算法44-45
  • 2.3.6 直线道路变换车道工况45-47
  • 2.4 本章小结47-49
  • 第3章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控制算法研究49-71
  • 3.1 驾驶员操作状态辨识49-51
  • 3.2 建立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控制模型51-59
  • 3.2.1 车辆模型51-52
  • 3.2.2 驾驶员模型52-56
  • 3.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56-59
  • 3.3 基于EPS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控制算法研究59-64
  • 3.3.1 车道保持协调控制算法59-61
  • 3.3.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61-62
  • 3.3.3 基于EPS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算法62-64
  • 3.4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控制算法联合仿真64-69
  • 3.4.1 直线道路联合仿真实验65-66
  • 3.4.2 曲线道路联合仿真实验66-69
  • 3.5 本章小结69-71
  • 第4章 建立基于EPS的LKAS硬件在环试验台并进行实验验证71-85
  • 4.1 建立基于EPS的LKAS硬件在环试验台71-79
  • 4.1.1 实时仿真系统简介72-74
  • 4.1.2 电控转向仿真平台简介74-75
  • 4.1.3 传感器的测试和标定75-79
  • 4.2 直线道路硬件在环试验台实验及结果分析79-81
  • 4.2.1 直线道路偏离工况80-81
  • 4.3 曲线道路硬件在环试验台实验及结果分析81-84
  • 4.3.1 小曲率半径道路偏离工况81-83
  • 4.3.2 大曲率半径道路偏离工况83-84
  • 4.4 本章小结84-85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85-89
  • 5.1 全文总结85-86
  • 5.2 研究展望86-89
  • 参考文献89-95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95-97
  • 致谢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伟;田大庆;;基于闪存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容错设计[J];轻型汽车技术;2008年Z4期

2 范心明;程小华;;EPS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与仿真研究[J];微电机;2008年09期

3 王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技术现状与发展[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袁伟;田大庆;;基于闪存的汽车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容错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1期

5 崔国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应用及发展[J];汽车零部件;2013年04期

6 李俊峰;EPS 轻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J];施工技术;1998年02期

7 范心明;程小华;;EPS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研究与仿真分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7年06期

8 盖广清,杨艳敏;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与EPS复合外保温技术[J];施工技术;1999年07期

9 杨诗凤;;EPS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齿槽转矩抑制方法[J];仪表技术;2012年08期

10 战颖;EPS外保温技术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武祥;;300级再生EPS超轻混凝土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刘明辉;吴浩;杨兴旺;;装备EPS整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武祥;;300级再生EPS超轻混凝土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徐本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在操稳转向回正性能试验中的测试分析[A];第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英民;程冬梅;刘伟华;齐万利;;EPS乳液粘结剂制备工艺的研究[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6 常德贵;尤耀东;张朝德;蒋建春;吴天浪;陈文英;;前泌通片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TNF-α的影响[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7 常德贵;尤耀东;张朝德;蒋建春;吴天浪;陈文英;;前泌通片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TNF-α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唐作华;唐业清;;泡沫苯乙烯(EPS)轻量填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嘉盛化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EPS生产企业[N];江阴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隽;浙江龙生EPS计算存疑 可比性“打折”[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周敏;体验极速美格 EPS快速服务升级[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周昱敏;EPS服务全面启动,,“美格为你”掷地有声[N];国际商报;2006年

5 卢荣 张哲;申银万国预计明年上市公司EPS将涨20%[N];证券时报;2006年

6 顾顺清 本报记者  周俊;国际EPS产业彰显中国力量[N];经理日报;2007年

7 记者 贾超时 杨曙光;36万吨EPS项目将落户大庆[N];大庆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丙驹;江苏双良集团投资EPS新项目应对市场变局[N];经理日报;2009年

9 本报通讯员 刘婷;解构轻资产运行下的南方EPS商业模式[N];中国航空报;2012年

10 新闻中心记者 杨曙光 李东泽;东北亚最大“EPS航母”试水[N];大庆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重型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控制策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亚楠;废弃EPS泡沫、炉渣与建筑废渣制混凝土砌块资源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冉雪美;微硅粉对EPS混凝土静态与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艾洪祥;基于EPS空腔模块的低层住宅围护结构构造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5 于立娇;基于EPS的车道保持辅助控制算法设计与实验验证[D];吉林大学;2016年

6 黄森仁;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魏元东;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许智;基于EPS混凝土的双曲拱桥综合加固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叶韵;回归简单:EPS单因素定价模型[D];复旦大学;2013年

10 蒋卫锋;基于EPS和声卡的振镜式激光标记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27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027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b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