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楔带动态特性图像测量实验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楔带动态特性图像测量实验系统研究
【摘要】: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从曲轴轮输出的动力,经过一根多楔带将动力传递到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泵、交流发电机、水泵等附件轮。该系统又称为前端附件驱动(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简称FEAD)系统。轮系作为汽车必备配件,其设计制造的优劣将影响整车的油耗、机械寿命及驾乘舒适性。随着多楔带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轮系中,轮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形式的振动,主要包括:相邻的轮系之间轴向运动带的振动、轮和张紧臂的旋转振动。运动带的轴向振动形式包括:纵向振动、横向振动、侧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等。研究者发现由发动机轮系内部引起的振动会使带的磨损速度加快,制造噪声,严重时还会损坏系统,甚至会对整机、整车的技术指标造成影响。为了优化汽车多楔带轮系的性能,减少发动机的能耗,研究人员在多楔带动态信息获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动态建模与仿真技术在研究多楔带动态特性应用中需要对多楔带轮系进行简化等不足,本文采用摄像机获取发动机轮系运动状态中的多楔带动态信息,通过标示方法、高速摄像测量误差等方面研究,最终构建一套以高速摄像机为前端采集设备的发动机轮系动态特性采集系统,提升发动机轮系动态特性检测方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以便分析轮系的振动特性,降低轮系的振动、噪声及油耗,提高驾乘舒适性,进而推动轮系产品设计技术水平的进步。在多楔带信息获取过程中,先用摄像机对多楔带上的人工标志点进行跟踪与轨迹记录,再运用圆形标志点识别法获得标示点的位置信息,最后用本文算法和霍夫变换检测法分别对几种有着典型形变的标志点进行识别并提取圆心坐标,对比两种方法提取到的圆心坐标的误差,同时分析本文算法测得的多楔带动态信息与激光测距仪得到的多楔带动态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能准确的获取多楔带的动态信息。
【关键词】:多楔带 数字图像处理 人工标志点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3 本文研究内容15-16
- 1.4 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及各章节的划分16-18
- 1.4.1 本文完成的工作16
- 1.4.2 各章节的主要安排16-18
- 第2章 近景摄影测量概述18-34
- 2.1 轮系动态特性图像测量18
- 2.2 相机成像模型18-23
- 2.2.1 针孔模型19-22
- 2.2.2 畸变模型22-23
- 2.3 近景测量的概念23-31
- 2.3.1 常用的坐标系23-25
- 2.3.2 摄影测量的方位元素25-26
- 2.3.3 摄影测量方程式的应用26-31
- 2.3.4 光线束法平差解法31
- 2.4 本章小结31-34
- 第3章 多楔带特性图像测量相机的校检34-44
- 3.1 校检内容34
- 3.2 校检方法34-36
- 3.2.1 传统校检方法35-36
- 3.2.2 自校检方法36
- 3.3 张正友标定法的应用36-43
- 3.3.1 校验原理37-38
- 3.3.2 实验相机校检与结果38-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多楔带特性图像测量44-70
- 4.1 多楔带特性采集平台44-49
- 4.1.1 多楔带轮系45
- 4.1.2 摄像机45
- 4.1.3 高精度激光测距仪45-49
- 4.2 标志点设计49-51
- 4.3 标志点识别51-54
- 4.3.1 霍夫圆检测法52-53
- 4.3.2 最小二乘法53-54
- 4.4 标志点提取54-58
- 4.5 实验验证58-66
- 4.6 轮系运动特性研究66-68
- 4.7 本章小结68-70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70-72
- 5.1 研究内容与总结70-71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8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78-80
- 致谢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国;杨智光;;多楔带的结构与特点[J];机械工程师;1993年05期
2 吕兆平;;多楔带轮系设计基础[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18期
3 上官文斌;王红云;张智;;多楔带传动系统振动建模及带段横向振动控制的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4 王红云;刘兰;;单根阻尼多楔带传动系统建模及其数值求解[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张少飞;上官文斌;;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方程的通程式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6 孙树廷,正羽,,李占国;多楔带性能测试装置[J];橡胶工业;1995年07期
7 刘雍德;多楔带传动额定功率计算新方法[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8 刘雍德;多楔带传动额定功率计算新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04期
9 章建军,王志明,陈向东;多楔带的特点及在磨床中的应用[J];磨床与磨削;1997年01期
10 李占国,张学忱,刘学工;影响多楔带截面尺寸因素的分析[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之超;劳耀新;王象武;;多楔带传动中张紧器参数优化算法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红云;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动态特性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建向;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计算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辜伟平;发动机前端附件轮系对齐度的优化计算与噪音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姜辉;汽车多楔带传动系统开发和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肖俊;多楔带动态特性图像测量实验系统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5 张云贺;汽车多楔带传动设计和传动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小莉;单根多楔带传动系统的旋转振动及带横向振动计算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少飞;多楔带传动系统旋转振动的计算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利;发动机多楔带轮系优化的研究及试验台架的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杨嘉威;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静态及动态设计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陈志龙;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实测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1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04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