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用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汽车轻量化用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摘要】:从汽车保险杠、内饰和零配件低气味及其他应用等介绍了改性聚丙烯在汽车轻量化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改性聚丙烯密度远小于钢铁且具有很好的强度、硬度,价格相对低廉,来源充足,因此常被用作汽车轻量化主选材料之一。改性聚丙烯降低了聚丙烯的成型收缩率,用改性聚丙烯制备的汽车零配件在强度、韧性、硬度、熔体流动速率、耐老化性能、耐刮擦能力、使用寿命、耐冲击性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并减少了汽车内饰配件的异味。因此,应加大汽车轻量化用聚丙烯的改性研究,以满足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要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 轻量化 汽车保险杠 汽车内饰
【分类号】:U465.4;TQ325.14
【正文快照】: 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接近12亿辆,全球70%~80%的石油被用作汽车燃油,减少汽车燃油用量是改善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而汽车整车质量每减少100 kg,每百公里燃料消耗量可降低0.3~0.6 L。我国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洵;谢荣海;;改性聚丙烯在汽车及家用电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上海塑料;2008年02期
2 李光宗;改性聚丙烯新型安全帽[J];劳动保护;1978年02期
3 肖心木;;“汽车用改性聚丙烯”在南通通过省级鉴定[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2年02期
4 王睦铿;新改性聚丙烯[J];化工新型材料;1995年12期
5 曹霞,段上宇,伍尤发,黄绍钧;烟用改性聚丙烯纤维的结构及物性分析[J];合成纤维;1997年02期
6 潘碧莲;改性聚丙烯及其发展动向[J];工程塑料应用;2001年04期
7 朱坤;耐候改性聚丙烯[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3年02期
8 刘裕;;改性聚丙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化工文摘;2004年05期
9 姜涛,陈伟,傅聪智,覃雪,施昌松;反应器内抗冲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5年05期
10 朱胜杰;陈占勋;;氧化锆微细粉改性聚丙烯[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斌华;;纳米ZnO填充改性聚丙烯抗老化应用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勇;庄国栋;许迎军;谢孔蛟;;复合改性聚丙烯在全自动滚桶洗衣机上的应用[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杨小军;王重辉;;受阻胺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改性聚丙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邬润德;童筱莉;周治国;;超细碳酸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5 郭家珩;;改性聚丙烯的形态研究[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6 杨莉莉;张雯;张华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熔融改性聚丙烯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李统一;吴磊;陈水挟;;聚乙烯亚胺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8 姚臻;李彦;邱少龙;陈振华;曾长春;曹X;;改性聚丙烯流变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陈鹏鹏;孟震;顾江江;黄新;袭锴;贾叙东;;新型有机硅纳米微球改性聚丙烯及其增强增韧机理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曾一铮;游长江;李建雄;贾德民;;PMMA/ABS/UPR复合板废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贤清 方斌;金叶玉阳两技术获发明专利[N];经理日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魏双林;金轮塑业:科技创新添活力[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魏双林;“金轮”塑业以技术创新挑战买方市场[N];现代物流报;2009年
4 ;化工实用专利信息[N];中国化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生鹏;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改性、微结构与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隋燕;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抗污染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晶晶;聚酯类工程塑料改性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一鸣;改性聚丙烯合成、表征及其作为共混增容剂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3 何力;工程用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4 杨帅;低分子量乙丙共聚物改性聚丙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5 张立红;纳米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宦庆松;紫外辐照改性聚丙烯纤维固定溶菌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李彩凤;改性聚丙烯的微孔发泡及泡孔形貌的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辉;尼龙和纳米碳酸钙共混改性聚丙烯高性能化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沈s,
本文编号:1120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12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