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混合汽车状态切换过程转矩优化分配
本文关键词:并联混合汽车状态切换过程转矩优化分配
更多相关文章: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行驶平顺性 动力切换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扭矩协调控制
【摘要】: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动力切换过程中需要进行协调控制。以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状态切换过程中总转矩不发生大的波动为控制目标,建立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切换过程进行分析。考虑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滑磨功和纵向冲击度这2个相互制约的性能指标,根据极大值原理,将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运用到传动系统控制。以总转矩波动不大为目标泛函,并以离合器压力变化率和电机转矩变化率为控制对象,设计了最优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动态协调控制算法能有效控制发动机和电机的动力切换过程中的转矩波动,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减小离合器磨损,保证状态切换过程中动力传递的平稳性。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关键词】: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行驶平顺性 动力切换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扭矩协调控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74036)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2-01)
【分类号】:U469.7
【正文快照】: 1引言并联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实现发动机驱动模式、过程中存在离合器接合、发动机和电动机转矩分配纯电动模式以及发动机/电动机联合驱动3种基本等动态过程,需要协调控制传动系统快速、平稳地驱动模式。此外,在特定情况下混合动力系统还可接入动力源;还要尽量减小离合器结合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鱼洁;;林肯-城市高速行驶平顺性不良[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6年05期
2 姚文杰;孟红;叶金华;;多轴越野车辆的行驶平顺性[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年S1期
3 黄永强;王子良;;自行车行驶平顺性分析[J];中国自行车;1991年05期
4 任金虎;陕汽大客车行驶平顺性的现状与改善[J];陕西汽车;1997年03期
5 孙建成;车辆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研究[J];汽车研究与开发;1998年01期
6 尤海胜;汽车高速成行驶平顺性试验分析[J];汽车研究与开发;1998年03期
7 苏小平,徐诚;面向行驶平顺性的轿车振动系统性能参数设计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5期
8 陈连云;周孔亢;;三轮运输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年03期
9 王良曦;车辆轴数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J];汽车技术;1979年06期
10 徐镇,江浩斌,陈步达,周孔亢;车辆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未;轿车行驶平顺性的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苏小平;依维柯汽车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优化研究及工程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泽;轿车刚弹耦合建模及行驶平顺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兰海;关于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仿真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吴雪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驶平顺性建模与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任伟;公交车辆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张克军;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鞠成超;重型商用车行驶平顺性分析与优化[D];湖南大学;2009年
7 赵子男;基于悬架控制的车辆行驶平顺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胡学兆;轻型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分析及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伯岳;空气悬架大客车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仿真[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志春;基于NJ6400GHA3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模拟计算程序的开发[D];广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34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13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