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车用动力电池硫—金属氧化物复合体系储锂材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9:04

  本文关键词:车用动力电池硫—金属氧化物复合体系储锂材料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锂硫电池 硫正极 纳米材料 金属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摘要】:电动汽车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快速发展对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比能量,同时硫具有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的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是单质硫的绝缘性、还原产物多硫化锂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造成的活性材料的损失以及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这些问题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本文利用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优点,制备了S/In2O3复合正极材料、S/ZnO复合正极材料、S/Co3O4复合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主要取得了以下阶段性成果和进展。1.S-In2O3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水热法合成In2O3空心球结构作为硫的金属氧化物基体,使用XRD、SEM、TEM对制备的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表征,此外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方法对S-In2O3复合正极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估,研究发现S-In2O3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电流密度为335mA/g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57mAh/g,在电流密度为670mA/g,经过6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595mAh/g,平均库伦效率为91.3%。此外,In2O3空心球结构的使用也改善了硫正极的导电性能,从而S-In2O3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也得到了提高。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表明了In2O3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硫正极添加材料。2.S-ZnO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法以及随后的高温碳化制备出毯状结构的ZnO多孔纳米材料,然后采用熔融吸附法将硫渗入到ZnO纳米材料中制备出S-ZnO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35mA/g,S-ZnO复合正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68mAh/g和1414mAh/g,分别为理论比容量的99%和84%,10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63mAh/g,平均库伦效率为94.7%。同时研究了掺杂微量的金属离子对复合硫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Mn、Co的掺杂改善了电池的稳定性。3.S-Co3O4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采用无模板的水热法制备出纯度较高的Co3O4纳米材料,XRD和SEM测试表明水热温度为120℃时间8h制备的黑色Co3O4材料是由无数尺寸在50-60纳米之间的颗粒聚集构成的,通过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EIS)来测试S-Co3O4复合正极在锂硫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S-Co3O4复合正极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43mAh/g、1512mAh/g,分别达到锂硫电池理论比容量的92%、90%,且首次充放电的库伦效率高达98%。通过改变水热温度和时间获得不同形貌结构的Co3O4纳米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水热温度为95℃时间8h制备的S/Co3O4复合正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长军;任桂香;霍丹群;段玉娟;;金属氧化物Langmuir-Blodgett膜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8年03期

2 锅田庸一;李帆;牛铭安;;在高温高湿下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电容式湿度传感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85年01期

3 房国丽;;含铋多元金属氧化物的研究现状[J];宁夏工程技术;2011年04期

4 ;国外信息[J];化学建材;1992年05期

5 张辉,梁广川,蒋巍,梁金生;空气电极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颜东亮;;金属氧化物导电粉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陶瓷;2008年08期

7 傅建杭;;用近红外光谱研究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羟基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8 李振宇,李荣;利用金属氧化物的石材着色法[J];中国建材;1995年07期

9 李群杰,张庆林,朱汉林;金属氧化物对镉电极的影响[J];电池;1998年03期

10 ;寻钥匙[J];表面工程资讯;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臻;任瑜;卢岩斌;Peter G.Bruce;;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脱除环境污染物[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櫖恅i,

本文编号:1140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140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