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软件开发
本文关键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软件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模态计算 解耦率与优化 位移控制设计 扭矩轴
【摘要】: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用于降低动力总成振动传递的主要部件,对于驾乘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理论基本完善,但是缺少专门针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成熟可靠的设计、分析、优化软件。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不使用大型通用分析软件输入大量复杂的数据,严重加重了工程设计人员的负担,同时准确性也难以保证。因此,开发一套专用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分析与优化软件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基于企业项目,在总结已有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编程技术的悬置系统设计优化的一系列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编写了一款专门适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分析和优化的计算软件,并使用此软件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1]计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和能量解耦率等。文中给出了悬置系统动能和势能的推导过程,由此得出了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表达式。建立了多自由度无阻尼系统方程,并给出了模态分析和解耦率的计算方法和基于企业项目数据的完整算例。[2]悬置系统的解耦率优化。文中给出了该模块所用的多目标规划算法(fgoalattain)和遗传算法(ga)的详细理论介绍,并结合项目对设计变量的选择、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确定方法作详细的介绍,着重说明了软件界面的输入方法,细致分析了软件的输出结果文件,基于项目数据给出了完整的算例。[3]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橡胶悬置载荷点载荷计算和位移控制。文中给出了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悬置点载荷的计算方法,基于机械振动理论,建立了适合于编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力学模型及各悬置点的静平衡方程,考虑到橡胶悬置刚度的非线性特性,采用拟牛顿迭代法求解方程组,得到了典型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质心及悬置点的位移和载荷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校核悬置支架的强度。基于项目需要,计算了8个典型工况并列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基于有限元法校核支架的强度。[4]在其他功能模块开发章节中给出了悬置系统的扭矩轴的数学模型、惯性参数和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并以此编写了扭矩轴计算界面、惯性参数转换界面和坐标转换界面等辅助分析工具,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很好地提升悬置系统的开发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并基于项目数据给出了算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闻清;陈剑;;基于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07期
2 严世榕;李智强;;整车环境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特性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3 武一民,刘剑,刘茜;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方锡邦,陈树勇,张文炬;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仿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方锡邦,汪佳;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三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优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黄鼎友,吉向东;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及振动仿真[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钱留华,唐新蓬,陈丽;载重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仿真分析[J];现代机械;2005年01期
8 方锡邦,汪佳,杨祖昆,夏邦金;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显会;李守成;黄鹏程;徐彬;;轿车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肖杰;雷雨成;汤涤军;;基于能量法解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J];车用发动机;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登峰;;客车动力总成悬置匹配研究[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登峰;;客车动力总成悬置匹配研究[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启涌;;某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仿真研究[A];豪爵摩托奖广东省汽车行业第五期学术活动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亮;门永新;朱贞英;王志亮;赵福全;;某乘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及稳健性分析[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钟和辉;;动力总成悬置研究[A];豪爵摩托奖广东省汽车行业第五期学术活动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珏;李国锋;于翠;李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测量和疲劳试验方法[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7 黄庆;杜登惠;黄小飞;;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多工况拓扑优化[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程小虎;张代胜;;基于遗传算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邓晓龙;方子帆;刘国庆;;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拓扑优化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崔云霞;陈建;龙逢兵;;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仿真分析及悬置支架优化[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9期(总第330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芳;德尔福推出新型磁流变液动力总成悬置系统[N];中国工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康;多坐标系下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晓昂;基于整车振动控制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武;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龙岩;基于改进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5 胡金芳;计及弹性基础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特性分析与解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潘道远;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7 陈达亮;发动机整车匹配中的振动噪声识别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姜莞;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性能模拟与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江华;轻型客车关键橡胶隔振件性能匹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冬明;基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方法的车内振动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耀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D];烟台大学;2013年
3 史振盛;装载机减振分析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4 梁文博;基于ANSYS的货柜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刘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永瑞;基于Adams与Isight的轻卡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7 韦小田;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和优化设计[D];重庆大学;2015年
8 王文礼;内燃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软件开发[D];中北大学;2016年
9 韩yN;内燃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10 顾梦引;某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及其软件开发[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46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24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