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安卓的多特征疲劳实时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2-07 11:06

  本文关键词:基于安卓的多特征疲劳实时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安卓系统 疲劳驾驶检测 多特征分析 形状参数回归 人脸对齐


【摘要】:随着社会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长途客货运驾驶员忙碌在工作岗位,因疲劳驾驶出现的事故频繁发生。因此,疲劳驾驶检测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其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检测方法因为对驾驶员无干扰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计算复杂度高,耗时长,难以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实时检测。本文选择实现基于安卓系统的实时疲劳检测系统,包括移动检测终端和远程网络监控系统。采用人脸对齐算法得到眼睛、嘴巴和头部等疲劳特征,实现疲劳状态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改进显式形状回归人脸对齐算法,提出基于二级形状参数回归的人脸对齐算法。采用PCA降维,用低维的人脸形状参数约束人脸形状。在二级回归框架中,仅简单计算低维的人脸形状参数,替代原始的高维人脸形状。针对人脸的旋转角度和尺度大小不同,使用明确的形状特征索引算法替代局部特征索引,提高特征的可比性。采用多重随机特征选择方法,筛选出更好的人脸特征。通过算法改进,明显减小了运算复杂度和数据存储量,提高了对齐速度和对齐效果。在安卓系统算法实现时将人脸对齐分为人眼对齐和人脸轮廓对齐两个步骤。人眼对齐时,通过对人脸图片的截取和压缩,仅处理图片大小80*40的人眼区域,用20个特征点描述人眼形状,并降到20维,减少单次需要处理的图像信息和数据维度。人脸轮廓对齐时,选取27个特征点表示人脸轮廓形状,并降到20维,根据人眼对齐结果得到的双眼瞳孔坐标,优化人脸轮廓初始形状,使人脸轮廓对齐更快更精确。疲劳特征分析时,根据对齐的人眼形状和人脸轮廓形状中特征点的坐标位置,采用简单的四则运算判断眼睛的睁闭、嘴巴的张合程度和头部上下运动。选取鼻尖和脸颊的3个特征点坐标组成特征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形状变化判断头部的偏转方向。最后综合全部疲劳特征给出检测结果,减少单一疲劳特征判断出现的误检。最后,实现的检测程序在性能一般的安卓系统手机、平板上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和实时的检测速度,实现了网络监测服务器端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6;TP391.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明超;包姣;叶茂;苟群森;王梦伟;;基于形状参数回归的人脸对齐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6年01期

2 商喜喜;修春波;;基于肤色特征的人脸检测技术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07期

3 余龙华;王宏;钟洪声;;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人脸识别[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年02期

4 孙伟;张小瑞;唐慧强;张为公;;基于嘴唇色度Fisher分类的驾驶疲劳视觉检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卢绪军;赵勋杰;;一种基于肤色和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7期

6 张希波;成波;冯睿嘉;;基于方向盘操作的驾驶人疲劳状态实时检测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7 杨海燕;蒋新华;聂作先;;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5期

8 王刚;黄昶;;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算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9 杨秋芬;桂卫华;周书仁;;疲劳驾驶面部表情识别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0期

10 张立刚;何东健;;基于肤色模型和区域特征的人脸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频;基于统一概率模型的人脸识别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薛雷;考虑驾驶员生物电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马添翼;基于面部表情特征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万飞;基于特征与模板的人脸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程勇光;基于肤色和面部几何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吴康华;基于PERCLOS的驾驶疲劳检测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8年

6 刘灵;心率变异性在汽车司机驾驶疲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汪晓妍;基于ASM的人脸定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茅泉泉;基于统计理论的人脸检测方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王科平;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62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262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