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虚拟驾驶室内声品质预测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23:00

  本文关键词:虚拟驾驶室内声品质预测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车内声品质 全频噪声 客观心理声学参数 场分布 贡献分析 预测


【摘要】:声品质能综合分析声音属性,具有直接反映人主观感觉的优点。但对车辆声品质主客观参数的预测和分析应用一直是汽车行业的难题,其在车辆设计阶段缺少类似于声压级分析的一套完整的声品质主客观参数预测分析技术,导致采用的优化设计措施往往不能实质解决车辆的声学舒适性。针对某国产重型商用车驾驶室内声学性能,基于子系统合成法和模态法,采用有限元(FE)声-固耦合、混合FE-SEA和SEA方法建立统一的全频噪声计算理论和实体模型。在不影响FE驾驶室低频噪声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适当简化驾驶室FE子模型,并建立驾驶室FE-SEA与SEA子模型,使其具有相同数量和属性的子系统,包含54个主要结构子系统和14个声腔子系统。同时采用解析法计算每个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并以此为基础准确划分噪声的低、中和高频段,确定各子模型的噪声计算范围。综合采用试验和解析计算方法确定模型的参数和输入激励。在获得驾驶室结构激励的方法中,提出建立重型商用车驾驶室全浮式悬置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同时结合时域波形再现(TWR:Time Waveform Replication)的方法优化模型精度,简化实车测试结构激励的流程,计算得到的输出加速度与实验值的误差为±3%。驾驶室的风噪激励是基于N-S方程和大涡模拟(LES:Large Eddy Simulation)理论,采用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半消声室风洞试验,对驾驶室表面空气脉动压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综合噪声声品质的频谱分布与频域内人听觉系统特性,改进Zwicker客观心理声学参数模型,即响度、粗糙度、抖动度、尖锐度等。根据声压级分布场的原理建立基于频域的稳态混响场声品质客观心理声学参数分布场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新的虚拟稳态混响场的声品质客观心理声学参数分布的声源识别方法;声品质客观参数贡献分析方法和声振分解-合成传递函数分析方法,对驾驶室内声学性能和主要噪声源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声品质客观参数与主观烦躁度评价的相关模型,结合虚拟客观心理声学参数的计算结果预测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以多维度、多角度以及全频段预测评价车内的声学属性,完成了虚拟设计阶段从车辆结构设计参数到声品质主客观参数的相互转换的过程,并通过实车道路试验方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客观参数预测结构的误差达到±5%,主观评价结果的预测误差为±8%。以提高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为设计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影响驾驶室内声品质的声振频谱的敏感频段及声源位置,有针对性的采取与之对应的优化措施,通过重构噪声频谱达到设计目标,以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达到提高车内声学舒适性的目的。通过实车实验验证其最终的优化措施,使驾驶室内声品质主观烦躁度值提升了0.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卿;周捫;靳畅;;车内稳态噪声干扰度有源增益系数提前梯度优化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2 高印寒;张澧桐;梁杰;王智博;姜文君;;虚拟车内噪声响度场分布的声源识别分析与优化[J];振动与冲击;2016年03期

3 贺岩松;涂梨娥;徐中明;张志飞;谢耀仪;;支持向量机在汽车加速车内声品质预测中的应用[J];汽车工程;2015年11期

4 毛杰;郝志勇;;内燃机噪声优化对车内声学的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年01期

5 程军圣;郑近德;杨宇;罗颂荣;;基于部分集成局部特征尺度分解与拉普拉斯分值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J];振动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6 高印寒;张澧桐;梁杰;王智博;姜文君;;基于客观心理声学参数的重型商用车车内异响噪声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1期

7 贺岩松;涂梨娥;徐中明;张志飞;;汽车声品质研究综述[J];汽车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8 韩光旭;张捷;肖新标;崔大宾;金学松;;高速动车组车内异常振动噪声特性与车轮非圆化关系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22期

9 毛杰;郝志勇;孙强;郑旭;;基于改进的Zwicker算法评价动车组车内异响[J];中国铁道科学;2014年06期

10 陈书明;彭登志;王登峰;梁杰;;车内低频噪声声固耦合及试验优化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方;;品牌形象成满意度塑造基石[N];中国消费者报;2015年

2 王辉;;重品牌 轻价格[N];中国质量报;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彬星;重型汽车车内声压级预测与主要噪声源分析[D];清华大学;2013年

2 李未;轿车行驶平顺性的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楷焱;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隔振特性与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书明;轿车中高频噪声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继强;商用车驾驶室内中高频噪声的分析预测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谢军;汽车声品质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梁杰;基于双耳听觉模型的车内声品质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梁兴雨;内燃机噪声控制技术及声辐射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夏恒;高速车辆车内气流噪声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80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280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