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双前桥转向的重型汽车多极限环摆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9 22:16

  本文关键词: 双前桥 中心流形 摆振 多极限环 自激振动 出处:《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双前桥转向系统以其简洁的构造,低廉的造价,使重型卡车实现小半径高效的转向。双前桥系统的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双前桥车轮轮胎的磨损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摆振是引起轮胎磨损的一个因素,但是摆振不仅会导致轮胎磨损,还会引起操纵系统的自激振动,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双前桥转向系统的摆振现象,分析其摆振机理,并研究其对整车摆振的影响。本文采用具有负斜率特性的干摩擦模型,研究摆振系统发生多极限环自激振动的动力学行为。考虑轮胎和干摩擦的非线性,建立9自由度摆振系统微分方程。首先对该9自由度系统进行定性分析,使用中心流形定理将该系统22维的状态方程进行降维,得到2维的平面系统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使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9自由度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具体分析其分岔特性及多极限环自激振动特性。接着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整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各结构参数对整车摆振的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定性分析发现降维后得到的2维系统的Hopf范式的极坐标形式c=0,因此系统在分岔点处发生退化的Hopf分岔。数值计算发现具有负斜率特性的干摩擦模型会诱发摆振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多极限环响应。适当的改变系统结构参数及干摩擦力矩,能够有效抑制系统的自激摆振现象,防止整车在摆振发生时产生蛇形现象。
[Abstract]:With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the double front axle steering system enables heavy trucks to achieve small radius and efficient steering. The double front axle system is widely u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ear of the double front axle wheel tire is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e shimmy is a factor that causes the tire wear, but the shimmy not only causes the tire wear, but also causes the self-excited vibration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the shimmy phenomenon of double front axle steering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shimmy. In this paper, a dry friction model with negative slope characteristics is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multi-limit cycle self-excited vibration in a shimmy system. The nonlinearity of tire and dry friction is considered.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nin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is established. Firstly, the nin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is qual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e 22 dimensional state equation of the system is reduced by using the center manifold theorem. The 2-D plane system is obtained and analyzed. Then the 9-DOF system is numerically calculat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bifur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elf-excite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imit cycl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n the vehicle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whole vehicle model is numerically calculated with Matlab software.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Qualit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olar coordinate form of the Hopf normal form of the reduced dimension system is c0, so the system degenerates at the bifurcation point. Hopf bifurcation.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dry friction model with negative slope characteristics can induce multiple limit cycle responses in a certain range. It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of the system and prevent the snake-like phenomenon when the whole vehicle shimmy occurs.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迪华,魏克严,胡师金,何泽民,肖田元;汽车转向轮摆振的仿真计算研究[J];汽车工程;1982年01期

2 管迪华,魏克严,胡师金,何泽民,肖田元;汽车转向轮摆振的仿真计算研究[J];汽车工程;1982年02期

3 江仁成;客车强烈摆振的原因及消除方法[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1期

4 薛海峰;向锦武;张晓谷;李书强;;变距/摆振耦合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9期

5 李军;孟红;茹丽妙;孙旭光;;行动系统参数对车辆摆振特性的影响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9年03期

6 秦浩;董笑鹏;;汽车前轮低速摆振和高速摆振的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年04期

7 ;汽车转向轮的摆振以及结构参数对摆振的影响[J];汽车技术;1979年03期

8 殷涌光,郁工瑞,程悦荪;拖拉机前轮摆振及稳定性判定[J];农业机械学报;1984年01期

9 宫福昌;赵荣宝;;小四轮拖拉机前轮摆振试验与分析[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10 程悦荪;拖拉机前轮摆振的机理、影响因素及衡量指标[J];农业机械学报;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崔华阁;郑中旭;徐新民;;某微型客车高速行驶时方向盘摆振问题的分析与控制[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彬;彭志军;崔阳;;轮胎和缓冲支柱压力对摆振特性的影响[A];2013年中国航空学会结构强度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建刚;朱青云;;两种轮胎变形特性对飞机机轮摆振影响的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刚;朱青云;;两种轮胎变形特性对飞机机轮摆振影响的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蕊婷 王立群;强度所摆振试验台投入使用[N];中国航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海辰光;自激型汽车摆振动态过程的建模和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胜;分岔理论在汽车转向轮摆振机理及其控制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大伟;起落架摆振的非线性分析及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肖闯;单前转向轮摆振机理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莹;垂直摆振下物料颗粒的分层行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2 陈长鹤;考虑悬架与转向系统的汽车摆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许可;双前桥转向的重型汽车多极限环摆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蔡佳圻;飞机起落架摆振动力学分析及其非线性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孙乐;考虑主销间隙的转向轮摆振的非线性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胡辰;馈能式转向减振器应用于车辆摆振控制的动力学分析评估[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周福亮;飞机起落架摆振稳定性仿真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孙新岳;考虑转向机构间隙与杆件弹性的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士路;温度效应对计入转向操纵机构运动副间隙的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鹏;汽车前轮制动摆振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8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518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