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齿条转向器浮动支撑刚度的仿真研究
本文选题:齿轮齿条转向器 切入点:建模 出处:《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取材于实际课题,对电动管柱助力式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异响问题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分析了该转向器产生异响的机理,并据此制定了研究方案。然后建立了检测台架条件下齿轮齿条转向器仿真模型,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通过分析啮合区的应力和振动加速度,发现了啮合副中存在的“瞬态间隙”,并据此分析出了转向器产生异响的原因。然后建立空载条件下的齿轮齿条转向器仿真模型,通过标定和仿真分析获取了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空载力矩。再使用空载模型对转向器浮动支撑的刚度进行优化,获取了弹簧刚度的优化候选点。然后将其代入检测台架条件下的仿真模型,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最终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浮动支撑的最佳刚度并推荐给工厂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齿轮齿条转向器中浮动支撑结构的仿真设计方法。其设计流程是:建立加载条件下的仿真模型来检测啮合副处的“瞬态间隙”;建立空载模型来检测转向器的空载力矩;使用空载模型对转向器的支撑弹簧刚度进行优化;再将优化结果带回到加载模型,使用“瞬态间隙”来评价优化结果。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abnormal noise of electric tube-assisted gear-rack steering gear is simulated and studied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ubject. Firstly, the mechanism of abnormal noise of the steering gear is analyzed. Then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gear rack steering gea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esting bench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ransient dynamics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the stress a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 in meshing region, The "transient gap" in the meshing pair is found, and the cause of the abnormal noise of the steering gear is analyzed. Then,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gear rack steering gea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load is established. Through calibratio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no-load torque of gear rack steering gear is obtained, and the stiffness of floating support of steering gear is optimized by using no-load model. The optimum candidate point of spring stiffness is obtained, and then the simulation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esting bench is put into the simulation model. Finally, the optimum stiffness of floating support is determined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commended for use in factory. A simulation design method for floating bracing structure in gear rack steering gea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flow is as follows: the simulation model under loading condition is established to detect the "transient clearance" in the meshing pair, and the no-load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detect the no-load moment of the steering gear. The stiffness of support spring of steering gear is optimized by no-load model, an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 is brought back to the loading model, and the "transient clearance"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optimization result.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鲜萍;转向器壳体加工工艺的改进[J];陕西汽车;2001年03期
2 ;汽车转向器阀套挠槽机[J];现代零部件;2006年02期
3 何英;;汽车转向器易损的原因[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年06期
4 黄政宏;廖威;;汽车液压助力式转向器检测[J];汽车零部件;2009年09期
5 毕大宁;康富生;马慧;;循环球电动转向器的研制[J];汽车零部件;2012年01期
6 郑校英;;新系列转向器介绍[J];汽车配件;1982年03期
7 陈奎元;汽车转向器性能的测定[J];汽车工程;1983年02期
8 毕大宁;国产汽车转向器生产现状与水平[J];汽车技术;1991年05期
9 毕大宁;略论我国汽车转向器生产发展之路[J];汽车与配件;1995年19期
10 张枫念;;关于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齿扇齿根弯曲强度计算的研究和探讨[J];轻型汽车技术;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枫念;周雅梅;贝云忠;;对汽车循环球转向器导管设计计算的研究[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余树桥;赵燕;;电动转向器的动力学建模和分析[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3 王晓东;许斌;张健;李仁强;;非贯通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回正优化方案[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周鹏;王广辉;马志垒;;某款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壳体断裂分析及结构改进[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健;闫宗杰;;某型号转向器机械噪音原因分析与改进[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许斌;张健;向如洁;王晓东;李仁强;;汽车用液压循环球转向器行程卸荷机构的研究[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向如洁;张健;刘健;李仁强;;某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右转发卡原因分析及改进[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刘健;向如洁;;某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左极限噪音原因分析及改进[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广辉;周鹏;杨阳;;压力角齿形偏差对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机械噪音的影响分析[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严帮胜;;转向器总成齿轮齿条参数计算应用[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9期(总第330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宇轩;转向器行业亟待转向[N];中国汽车报;2000年
2 记者 李志悦;为主机厂配套规模扩大[N];中国汽车报;2000年
3 张s,
本文编号:1641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64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