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乘用车辆路面噪声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
本文选题:乘用车 切入点:路面噪声 出处:《长安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以及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人们对车辆乘坐环境的舒适性,尤其对整车的振动噪声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国居民车辆使用状况,乘用车主要以中低速运行为主,由路面不平度激励引起的车内噪声成为影响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研究汽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问题起步较晚,目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解决乘用车路面噪声问题,因此,研究乘用车路面噪声的成因与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研究乘用车路面噪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路面噪声主要表现为车辆以中低速行驶时车内的中低频噪声,以国内某主机厂SUV(Sport Utility Vehicle)为研究对象,评价其车内噪声并指出问题频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工作变形分析指出问题结构,建立轮胎到车内噪声的传递路径模型,根据路径贡献量分析结果提出控制措施,最后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对引起乘用车辆路面噪声的因素进行研究。根据车内目标点声压的解耦分析,确定车内峰值噪声的主要贡献系统,建立系统的工作变形分析模型,从系统在特定频率下的变形动画图上分析部件的运动特性。对轮胎结构噪声传递路径的贡献量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轮胎传递路径模型,通过试验测试获取模型参数,以VC++为平台设计模型的计算系统,采用逆矩阵法识别耦合点的激励力,依据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理论拟合出车内声压与实测声压比对,验证模型精度,并分析每一条路径的贡献量。基于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结果,提出了车内噪声控制思路,结合模态测试结果和厂家要求制定了后副车架改进方案。试制了动态吸振器样件并进行了模态试验的验证,确认吸振器的设计目标,然后将样件安装在副车架上进行了道路试验,通过与原车状态的比对来检验方案的有效性和传递路径分析模型的精确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automobile industry, automobile is no longer a simpl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Peopl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fort of vehicle rid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for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vehicle. Passenger cars mainly run at medium and low speeds, and the internal noise caused by road roughness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ride comfort. Because of the problem of NVH NoiseVibrationHarshness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 of NVHN NoiseVibration-Harshnesshas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re is not a complete set of technical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assenger vehicle pavement nois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assenger vehicle pavement noise.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road noise is mainly the middle and low frequency noise in the vehicle when the vehicle is driving at medium and low speed. Taking SUV(Sport Utility vehicle of a mainframe factory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noise inside the vehicle is evaluated and the problem frequency is pointed out.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working deformation analysis, the problem structure is pointed out, and the transfer path model of tire to vehicle interior nois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path contribution analysi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roved scheme is verified by the actual vehicle road test.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road noise of the passenger vehicle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decoupling analysis of the sound pressure at the target point in the vehicle, the main contribution system of the peak noise in the vehicle is determined. The working deformation analysis model of 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s are analyzed from the deformation animation diagram of the system at a specific frequenc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ire structure noise transfer path is studied in depth, and the tire transfer path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by test, and the calcul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with VC as the platform. The excitation force of the coupling point is identified by inverse matrix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 the sound pressure inside the vehicle is fitted to compare the measured sound pressure with the measured sound pressur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path, the idea of noise control in the vehicle is put forward.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modal tes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manufacturers, the improvement scheme of rear sub-frame was worked out. Th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samples were manufactured and the mod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confirm the design objectives of the vibration absorbers. Then the sample is installed on the subframe to carry out the road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schem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ransfer path analysis model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original vehicle status.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7.4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俏俏;2004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运行分析[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4年09期
2 王青;乘用车产量和价格继续下降,销量小幅增长[J];中国物价;2004年11期
3 ;今年前2个月国产乘用车销量下降了6.4%[J];时代汽车;2005年04期
4 张伯顺;9月份乘用车市场排行分析[J];汽车与配件;2005年43期
5 ;2005年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J];汽车与配件;2005年16期
6 王青;2005:乘用车需求有所回升 车价继续下跌[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王青;;2006年1季度:乘用车产销大幅增长,价格继续下跌[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8 ;2006年7月乘用车销量前20名的汽车生产企业[J];汽车与配件;2006年33期
9 ;2006年7月乘用车市场销量[J];汽车与配件;2006年33期
10 张伯顺;;乘用车增长最明显 轿车贡献度最高——2006年12月份及年度乘用车市场简析[J];汽车与配件;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2006年上半年全国主要乘用车分品牌产销量[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2 ;2005年乘用车产量超大100万辆的国家[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3 ;《乘用车运输服务规范》获批准将实施[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4 殷杰;张丽文;周清;;浅析乘用车平台开发策略[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下半年合刊[C];2012年
5 米世生;;乘用车的节油原理和技巧探讨[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志坚;单率;马浩;;“四位一体”电动乘用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实践典型经验[A];2013年全国智能用电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指南[C];2013年
7 林梅英;陈铭年;徐建全;林少玲;;当代五类乘用车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全球名车统计分析之七[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铭年;林梅英;徐建全;林少玲;;当代五类乘用车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全球名车统计分析之七[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盘点2005:车市变化之民族品牌的新生[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10 张科峰;刘刚;颜长征;王欣;;乘用车移动行李对后排座椅撞击试验研究[A];西南汽车信息:2011年上半年合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京文;乘用车新标准适应国际化需要[N];中国汽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柳长立;60%,乘用车还会这样高速增长吗?[N];中国汽车报;2003年
3 王文韬 范靖华;今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将达395万辆[N];中国汽车报;2005年
4 钱婵娟;乘用车2005年供大于求成定局[N];东方早报;2005年
5 陈镜波;日本二手车出口将超过百万辆[N];中国商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崔进贤;粤、浙、苏三省乘用车上牌量最大[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张毅;1—5月国产乘用车销量逾300万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8 王灿彬;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将增长15%—16%[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9 赵奕;64.4万辆 去年12月乘用车销量创下历史最高[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钟青;前9个月全国乘用车上牌5379040辆[N];中国工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洪申;退役乘用车塑料同等性能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徐秋莹;基于智能计算的乘用车外观特征继承与变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3 谭瑞松;我国微型乘用车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刘海东;乘用车轻量化绿色效应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学文;乘用车两缸柴油机的关键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彦会;乘用车底盘性能开发评价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升;杭州乘用车销售行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赵闻轩;电动乘用车与传统乘用车差异化对造型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周亚庆;基于MATLAB的乘用车匹配计算与评价软件的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潘瑞伯;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售后服务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熊军军;基于贪婪和禁忌搜索策略的乘用车运输计划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志国;地区乘用车市场研究体系建立及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蔡东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多用途乘用车发展战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8 邱占浩;小型乘用车自动离合器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俊锋;小型乘用车国内多式联运配送方案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缪明礼;青年汽车集团的营销模式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74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67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