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辆局部避障路径规划及横向运动控制研究
【图文】:
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根据麦肯锡发布的“展望2025·决定未来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研究报告中,智能汽车排名第六,并预估其在2025年的潜在经济影响为2000亿~1.9万亿美元,如图1.1所示[6]。最后,智能车辆技术包含各种高新科技,其中涉及机械设计制造、信息传输与处理、智能控制、电子及互联网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所涉及也都是各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它的发展必将推动其他相关学科迅猛发展。综上所述,研究智能车辆能够加快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同时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c) VIAC d)谷歌智能车图 1.2 国外几款智能汽车我国智能车辆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主要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包括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等。国防科技大学先后研制了CITAVT系列车型以及红旗HQ3无人车。CITAVT-I型视觉导航自主车由BJ2020SG吉普车改装而成,它是以研究在结构化道路环境下的自主驾驶为主要目标。该车在2000年4月在长沙市绕城公路上进行了自主实验最高车速达到75.6km/h[16]。红旗HQ3无人车在2011年7月14日第一次完成了高速公路的试验,该试验从长沙驾驶到武汉,全长286公里,创造了当时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汽车在路面条件复杂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驾驶的新纪录,这代表着中国智能车辆在道路周围环境识别、车辆行为判断和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17]。清华大学研制了THMR系列智能车辆[18],其中THMR-V是最新一代,具有面向高速公路和一般道路的功能,THMR-V采用了光码盘、电磁罗盘和DGPS组合定位的方式, THMR-V在之前基础上将双端口RAM升级为10M以太网,将超声传感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耶晓东;;简易避障机器人的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9年01期
2 曹瑞青;张莉;;;图书自动小车避障功能的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7期
3 pvcbot;;避障小车[J];电子制作;2011年07期
4 刘天军;毛建秋;支波浩;武谦;朱达杰;段俊杰;;基于“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避障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吴树和;最大避障圆问题的提出与初探[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吴树和;求最大避障圆的一种新算法[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田国会;王家超;段朋;;病房巡视机器人复杂环境下的避障技术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8 马宏伟;王川伟;;煤矿救援探测机器人转向及避障机理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4年04期
9 王崇;;汽车智能避障方法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年06期
10 杨波,张振龙;壁面清洗恒压和避障功能的研究[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世军;韩立伟;杨宏斌;王力;;基于雷达的无人车路径规划与避障研究[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丁锐;喻俊志;杨清海;谭民;;基于红外传感器的两栖机器人智能避障控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3 徐红丽;封锡盛;;基于事件反馈监控的AUV模糊避障方法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吴倚龙;韦洋;郝卫东;;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系统硬件的设计[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军;钟志军;黄心汉;;两轮小车避障控制的仿真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吕春峰;朱建平;;Dijkstra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和避障中的应用[A];全国炼钢连铸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淼;汪懋华;林建涵;姚岚;;移动机器人超声波测距与避障系统的试验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8 刘征宇;夏海;毕翔;张利;;嵌入式技术在多功能小车设计中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胡加齐;墨西哥发明盲人电子避障装置[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本报记者 柳艳芳;让学生感受创造的魅力[N];天津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家亮;基于小型四轴飞行器OS/JVM的室内避障/导航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4年
2 朱立华;无人飞行器自主检测与避障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姚玉峰;8自由度轮式移动操作机避障能力及其运动规划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姚立健;茄子收获机器人视觉系统和机械臂避障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戴光明;避障路径规划的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范红;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避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李寿涛;基于行为的智能体避障控制以及动态协作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远春;未知环境下多智能体协作避障方法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刘宗来;离子型稀土矿掘进选矿一体机掘进路径设计及避障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煜;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无人车避障导航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4 殷林飞;多飞行器编队三维避障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5 陆薇;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模糊避障算法仿真[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车辆避障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周钰雨;未知环境条件下机器人的避障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8 杨维;基于单目视觉的旋翼无人机自主避障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9 吕丹丹;适用于小型智能车的行驶路况评价及自主避障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韩信;基于双目视觉的轮式机器人动态避障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5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53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