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与预警

发布时间:2020-03-28 14:3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在不断发展,汽车数量在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便是交通事故的频发,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疲劳驾驶。因此,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设计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焦点,一套使用方便、检测准确、运行速度快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对于当前交通事故频发问题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疲劳检测方法。通过运用图像处理、人脸检测以及特征点提取等技术对驾驶员面部特征状态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疲劳状态。本文的疲劳检测系统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人脸以及人脸特征点检测模块和人脸特征状态分析模块组成,其中对人脸以及人脸特征点检测模块和和人脸特征状态分析模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头部图像,并采用同态滤波和中值滤波等技术进行光线补偿以及消除噪声。并提出了将旋转不变性的LBP算子与MB_LBP算子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其改进了传统LBP特征信息冗余的缺陷,对人脸轮廓的描述更加清晰,随后进行人脸分类器的训练,通过训练得到的分类器对驾驶员头部区域进行实时的人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脸检测算法比传统的人脸检测算法准确率更高、稳定性更好。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随机森林级联回归的方法对人脸特征点进行检测,通过将脸部特征点进行区域划分,并分别对每个区域进行形状回归,最终得到人脸形状,这种方法改进了全局形状回归调解不平衡的缺陷。随后运用此方法对驾驶员人脸图像进行特征点定位,并通过椭圆拟合算法获得驾驶员眼部以及嘴部区域。然后提出了将PERCLOS值、眨眼频率、打哈欠频率相结合的疲劳判断准则,相比于仅依据眼部信息的判定方法,其提高了判定的准确性。最后,采用计算机作为疲劳检测系统模拟运行的硬件平台,通过CMOS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在家用轿车中进行疲劳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并且能够很好的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图文】:

高斯滤波,均值滤波


图 2-1 均值滤波滤波波是图像预处理常用的滤波器之一,其通过对图像中每素点邻域内的其他像素点的值进行加权平均来得到处理操作是首先通过构建一个模板,然后逐个以图像中的每求取模板领域内像素的加权平均值,最后将求得的值代2-2即为经过高斯滤波后的图像,其中,选取的模板大小

高斯滤波,中值滤波,模板


其具体操作是首先通过构建一个模板,然后逐个以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作模板中心,求取模板领域内像素的加权平均值,最后将求得的值代替相应像素点的值。如图2-2即为经过高斯滤波后的图像,其中,选取的模板大小为 S ize(3,3)。图 2-2 高斯滤波(3) 中值滤波中值滤波也是图像预处理常用的滤波器之一[21]。其具体操作是首先选取一个模板,,例如为 3× 3大小的模板,然后将目标像素领域内的像素点(即以目标点为中心放置模板,取目标点周围的 8 个点)进行数字序列化,取其中值,并用该中值代替模板中心点的像素值。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孤立的噪声点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斑点噪声和椒盐噪声来说效果尤其明显。与均值滤波相比较,没有将噪声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1.41;U46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翔;刘冬梅;;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发展研究[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黄东亮;;起重机结构疲劳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5期

3 孙瑞山;田万里;;飞行疲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5年08期

4 李春杰;王春;王全虎;;基于嵌入式平台人眼疲劳检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6年24期

5 杨欢;陈小强;雷嘉莹;王英;;基于逆投影修正和眼睛凝视修正的列车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J];铁道学报;2018年04期

6 邱清辉;;用于疲劳检测系统的有效人眼跟踪方法[J];信息技术;2018年10期

7 周徐行;周荣祥;;高频疲劳检测技术在铁路的应用研究[J];上海铁道科技;2014年04期

8 张博;李鸿;李会超;;基于多类别特征融合的疲劳检测系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年01期

9 耿磊;梁晓昱;肖志涛;李月龙;;基于多形态红外特征与深度学习的实时驾驶员疲劳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年02期

10 邢彦涛;狄长安;陈昊飞;;基于多传感器的可穿戴疲劳检测装置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姜薇;许海山;刘铁兵;李丽丽;陈振玲;;模拟民航飞行驾驶诱发疲劳的疲劳检测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2 胡庆新;方跃;张淑凤;;一种新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中的人脸区域检测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3 邱健;梁帅;韩鹏;骆开庆;;基于脉搏频谱分析的监测疲劳驾驶的穿戴式手环设计[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3 面向智能制造的先进测控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翁茂荣;胡允达;李强;;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A];200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庆新;张淑凤;方跃;;弱光环境下驾驶员的人脸检测和眼睛追踪[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6 张笑非;邬正义;谈正;;基于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廖翊;目视判断裂痕是金属疲劳[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来文;大庆钻具疲劳检测技术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质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磊;基于深度学习和面部多源动态行为融合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张伟;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人疲劳状态识别关键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祝荣欣;基于生理信号的联合收获机驾驶疲劳检测与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政;基于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与预警[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杨欢;列车驾驶员多视角实时疲劳检测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3 张智腾;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疲劳检测[D];湖南大学;2018年

4 陈薇;基于DSP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楠;基于脸部肤色光电容积脉搏波的人体疲劳检测[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贾丽娟;基于实车方向盘操作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7 牟骏杰;基于人眼信息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唐杰;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实时疲劳检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9 胡心韵;面向轮椅使用者的多传感器人体疲劳检测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10 于海涛;戴墨镜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04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04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