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对象模型的全电式AMT控制算法开发

发布时间:2020-03-29 20:02
【摘要】: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结合了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MT)和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它结构简单、传动高效、成本低,同时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其操作便捷性和换挡品质。AMT变速器所具有的众多优点,决定了它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市场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AMT变速器在平顺性和舒适性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广泛应用。本文的目的是针对AMT舒适性的问题,利用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通过建立AMT系统较为准确的对象模型,分析其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发针对性的实车控制算法,期望由此改善AMT的运行性能,推动AMT的进一步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AMT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其整体控制结构,总结出与AMT运行相关的主要部件有:发动机、离合器、齿轮箱、整车动力传动机构,以及离合器操纵执行机构和选换挡执行机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AMT系统相关部件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动力学理论推导出其数学模型,搭建出相应的Simulink仿真模型,为后续控制算法的开发和验证提供了对象模型。2.通过分析,本文发现传统起步控制方法基本都依赖车速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而车速传感器在低速测量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滞后误差,这对于起步过程的准确控制影响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应用加速度计估算车速的算法,并通过分析起步离合器不同阶段的接合过程,针对不同起步阶段的控制要求,提出了相应的离合器接合控制算法。特别针对离合器滑摩阶段,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加速度测量反馈的,模糊控制起步离合器接合算法,以理想的起步加速度变化曲线为目标,实现符合驾驶意图的最佳起步过程。3.本文针对所采用的控制器硬件,结合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以实车应用为目标,开发了AMT实车控制程序,包括信号采集处理程序、输出处理程序和控制决策程序,最后将各子程序有机地整合起来,开发出了AMT整体控制程序。4.本文最后将所开发的AMT控制程序应用在实车上并进行了各种工况下的驾驶试验,结果表明此控制程序功能完整且运行效果良好,可以满足实际驾驶的需求。
【图文】:

流程图,流程,嵌入式,自动生成


基于对象模型的全电式 AMT 控制算法开发员可以在 Simulink / Stateflow、Embedded MATLAB 中建立系序模型,只需利用 RTW-EC 自动生成优化的、可移植的、自,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定的目标配置,便能自动生成嵌入式系动代码生成技术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也完全避免了人续的测试和验证。模型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可以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测试和验变所导致的输出变化,,并迅速追溯到改变的来源[18][19];利用品进行系统测试也能发现产品的功能覆盖度。对于嵌入式系硬件在环测试,验证嵌入式代码的实时性。通过测试,产品验证。行业,结合行业应用特点,业内普遍采用基于模型的 V 模式开图形化建模和

整体结构,控制系统,换挡,执行机构


图 2.1 AMT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电控液动式执行机构利用液压元件完成相关操纵动作,工作时 TCU 根据需要控制电磁阀的接通和关闭,以此来驱动执行机构动作,从而完成离合器分离、接合和选换挡等动作,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优点是换挡快速、操作简单、可以缓冲换挡冲击、驱动力矩可连续变化等[21]。目前电控液动式执行机构技术可靠,应用最广泛,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液压系统一般结构较为复杂,安装维修都较为困难,同时液压油粘度随外界温度而发生变化,系统的控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受到影响,系统零部件生产加工成本较高,因而增加了变速器生产开发成本。电控气动式执行机构利用气动元件完成相关操纵动作,也是通过 TCU 控制相应的电磁阀的通断,实现执行机构的预期动作来完成整个换挡操作。该结构形式具有适应性好,缓冲能力强及成本低等优点,但应用在汽车上需要安装气源和传输动力的气路管道,因此结构也比较复杂,对密封性要求较高,工作噪声较大,同时由于空气的压缩范围很大,所以在储气罐压力较低时,系统无法快速响应,换挡时间较长,导致换挡品质下降,因此只有大型乘用车或商用车采用[22]。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晨;席军强;;同步器工作过程仿真研究[J];汽车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2 杨润泽;;Matlab/RTW EC面向MC9S12D64的自动代码生成[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年05期

3 王伟;李育挺;马松辉;;基于模型的验证与测试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年04期

4 徐超坤;朱婷;李威宣;;基于模型的嵌入式C代码的实现与验证[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12期

5 赵熙俊;刘海鸥;陈慧岩;;基于同步器的自动机械变速器挂挡过程控制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05期

6 秦大同;赵玉省;胡建军;叶明;;干式双离合器系统换挡过程控制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7 王旭东;谢先平;吴晓刚;余腾伟;;自动离合器起步模糊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12期

8 刘振军;秦大同;叶明;;电控机械自动变速车辆发动机转速控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1期

9 孙冬野,秦大同;汽车离合器局部恒转速起步自动控制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10 王丽芳;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199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林树森;基于直接驱动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彭志远;单电机ISG型AMT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刘延伟;新型无动力中断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机理与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谢先平;汽车自动离合器接合过程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黄伟;基于CVT的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董悦航;基于AMT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变速驱动单元(E.T.Driver)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保华;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控制策略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杨国青;基于模型驱动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黄建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林轩;AMT电动选换挡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2 李小龙;AMT换挡执行机构控制策略及标定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卞学飞;基于DSP的RTW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林文尧;基于模型的AMT自动离合器接合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周帅;汽车手动变速器同步器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施嵘;Simulink/Stateflow仿真原理和实现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梁强;在用车动力性测试在道路与试验台架下的差异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喜娟;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建模与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骞大闯;汽车AMT自动离合器起步模糊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松;远程电机控制AMT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6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06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