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新型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的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

发布时间:2020-05-05 05:13
【摘要】:本课题组研制了一种新型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能够弥补现有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承载能力较弱、柔性化水平不高的缺陷。本文以该新型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在输送不同重量车身并且考虑电泳液阻力情况下,通过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输送机构的柔性水平。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其闭链结构和运动学约束导致机构动力学模型较为复杂,且存在负载车型变化、电泳液阻力变化、摩擦力和外部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滑模控制具有响应快速、对外部干扰和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等优点,本文采用滑模控制策略以提升输送机构的柔性水平。然而传统滑模控制会产生抖振,降低系统控制性能。为解决滑模控制抖振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算法。为了进一步提升输送机构在更大不确定性和干扰下的柔性水平,本文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切换控制提出一种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算法,以实现新型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的高性能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的研究背景,分析了提升输送机构系统柔性水平的控制方法;其次,将输送机构负载车型变化以及车身在电泳液中的阻力变化视作系统不确定性项,并通过计算分析输送机构的动态承载能力和最大电泳液阻力,得到输送机构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边界;然后,对输送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运动学逆解模型,并求解出雅克比矩阵;在此基础上,对输送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输送机构包含电泳液阻力、摩擦力和外部干扰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MATLAB仿真分析,以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为控制器设计奠定基础;接着,为提升输送机构在负载车型车身变化与电泳液阻力变化情况下的柔性水平,本文基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设计一种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理论证明了其稳定性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输送机构在更大不确定性和干扰下的柔性水平,本文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切换控制提出一种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算法,并理论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在相同负载下,当系统存在外部干扰、摩擦力和电泳液阻力时,对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与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进行MATLAB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相比,在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的作用下,输送机构各主动关节具有较高的轨迹跟踪精度,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在系统没有电泳液阻力和存在电泳液阻力的情况下对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进行MATLAB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对电泳液阻力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保持良好的轨迹跟踪性能;对不同负载下的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进行MATLAB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在负载质量变化的情况下,各主动关节都能保持较高的轨迹跟踪精度,本文所设计的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能够有效提升机构的柔性水平。最后,完成新型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的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系统构建,并基于该实验平台完成输送机构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改进积分次优二阶滑模控制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图文】:

自行葫芦,输送机,积放式,悬挂链


[17]-[20];摆杆式输送机虽然解决了槽液和车身污图1.1 自行葫芦输送机图 图1.2 积放式悬挂链输送机Fig. 1.1 The hoist conveyor Fig. 1.2 The accumulating suspended conveyor

悬挂链,积放式,输送机,自行葫芦


[17]-[20];摆杆式输送机虽然解决了槽液和车身污图1.1 自行葫芦输送机图 图1.2 积放式悬挂链输送机Fig. 1.1 The hoist conveyor Fig. 1.2 The accumulating suspended conveyor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昌胜;马彬;吴明锋;张富家;;水平摆杆链输送系统在汽车涂装上的应用[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5年12期

2 孙志娟;赵京;李立明;;串联机器人机构分析和综合同步方法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孙自松;许能才;李建国;万德俊;申标;;Rodip系统在涂装电泳线上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3年08期

4 陈修龙;冯伟明;赵永生;;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动力学模型[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1期

5 李文刚;;先进的汽车涂装设备[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年02期

6 张旭;;浅谈涂装车间常见的几种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0年07期

7 张晓杰;王君艳;;基于触摸屏、PLC及伺服驱动器的伺服系统[J];微特电机;2010年03期

8 姜铭;孙钊;秦康生;朱望东;;混联机器人的分析与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01期

9 赵宏伟;王佳;;涂装线多功能穿梭机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8年06期

10 邹阳方;孙长春;曲志波;孟祥武;;多功能穿梭机在涂装线上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元涛;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尚伟伟;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策略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范守文;混联结构并联机床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梦春;结合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新型混联式汽车电泳涂装输送机构同步滑模控制[D];江苏大学;2017年

2 曹祥;混联式输送机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构建及考虑执行器饱和的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饶延安;串联式混联机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D];燕山大学;2015年

4 程晟;电泳涂装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徐胜男;并联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9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49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