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汽车涂装喷漆室送排风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4:16
【摘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能源问题与环境污染成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须面对的问题。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已经达到2900万辆,连续九年蝉联世界第一;但是与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尤其在能源利用率、生产效率等技术水平方面都比较低下。汽车涂装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耗能大户,也是汽车制造的节能重点环节;其中喷漆室送排风系统能耗占比很大,约占涂装车间总能耗的30%左右。论文针对汽车涂装车间喷漆室送排风系统的主要构成、工作原理及耗能情况,进行能耗分析及节能技术研究。首先本文表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分析了汽车涂装领域在节能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分析了目前汽车涂装行业节能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状况与不足。从汽车涂装工艺构成和耗能分析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定量的占比分析,确定了汽车涂装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耗能工序和设备系统,并且就能耗的主要环节和节能技术应用情况作了总结和分析。其次,论文着重对汽车喷漆室送排风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热力学建模和计算分析,研究了其主要耗能分布,对循环风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循环风利用效率的选择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比对研究。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实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表明对于生产节拍为30JPH(jets per hour,台/小时)的涂装生产线,采用循环风技术设计送排风系统,节能效果显著,每年可节约能源折合标煤400t,减少碳排放1121.5t,节省费用约72万元。论文研究内容为循环风利用技术在喷漆室送排风系统应用的原理和效果;所建立的送排风系统热力学模型和循环效率选择方案对于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图文】:

示意图,能源消耗,占比,车间


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无论是从国家产业升级角度,还是行发展角度来说,节能降耗、绿色制造都是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汽车整车制造过程需要消耗工业水、电、天然气、压缩空气等能源整车制造很重要的工序和生产环节,涂装能耗在整车生产过程中(车身装、涂装和总装)占比最大,能源费用占比在 70%以上[2],所以有效解决耗问题,是汽车生产制造节能降耗的关键和落脚点。表 1-1 和图 1-1 是某工厂各车间能源消耗情况占比的对比分析。表 1-1 某工厂各车间能源消耗占比情况1 冲压车间 12.68% 2.82% 15.05% 7.12%2 焊装车间 26.30% 9.96% 43.92% 15.70%3 涂装车间 48.31% 83.55% 100% 29.14% 100% 70.25%4 总装车间 12.71% 3.67% 11.89% 6.93%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序号天然气 能源费用 备注能源种类占比车间名称电 工业水 热水 压缩空气

工艺流程图,汽车涂装,工艺流程图


第 2 章 涂装生产中能源利用过程原理分析2.1 涂装生产线的系统构成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可以说由四大工艺构成,即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工艺。涂装作为汽车车身制造的一个主要工序,简单地说是在工件表面成膜(保护性、装饰性膜)的过程。2.1.1 整车涂装主要工艺流程白车身转挂→前处理→电泳→转挂→电泳烘干→强冷→电泳打磨→焊缝密封→喷车底 PVC→裙边胶→喷中涂(水性涂料)→流平→烘干→强冷→中涂打磨→擦净→喷面漆(水性涂料)→闪干强冷→喷罩光漆→流平→烘干→强冷→检查、修饰→贴膜报交→注腊→转至去总装。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菲;;浅析汽车涂装新技术与新材料[J];科技资讯;2015年15期

2 赵光麟;;汽车涂装技术进展浅析[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5年01期

3 张铁山;陈小双;;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与策略[J];企业经济;2014年10期

4 窦德玉;诸葛良;;水性3C1B工艺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年20期

5 吴涛;;汽车涂装面临的挑战及其技术发展动态[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4年01期

6 王锡春;李文刚;宫金宝;;增强创建绿色涂装车间的责任感——再谈提高涂装工艺设计水平[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4年01期

7 韩立波;刘莉;张会娜;;生命周期评价在汽车能源与排放评估中的应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2年04期

8 王锡春;;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技术[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2年04期

9 楼杭锋;;无中涂工艺的发展和应用[J];涂料技术与文摘;2012年02期

10 沈焱;陈吉;;涂装线节能技术的应用[J];上海涂料;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2669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69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