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汽车智能化指数及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22:35
【摘要】:汽车智能化指数是指为衡量或评价汽车智能化水平,根据标准化、合理性、易比较等准则,考虑美国SAE提出的等级划分等因素构建的对应各阶段智能汽车技术与产品的一体化、可延伸的基准指标。其宗旨是基于一系列立体化、实践性、全方位定位,发挥产品研发准则、技术测评标尺、科技发展导向等作用。汽车智能化指数是引领全球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风向标,其本质是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方法论、智能汽车研发的基准值及验证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借助可横向扩充和纵向深化的系统性指标,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个指标的不同权重,进行各个子指标的详细对标,从而完成汽车智能化水平综合评价。汽车智能化指数的构建将贯穿汽车智能化水平发展进程全周期的评价体系,依据SAE提出的Level 0-5不同阶段的汽车智能化等级,建立详细的横向扩充和纵向深化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并通过专业测评(实验室测评、虚拟场景测评、封闭场景测评)、实践工况(开放道路测评、科技赛事测评)、市场评价(品牌指标、满意度指标)等“三位一体”方法加权核算出对应指数。汽车智能化指数总体可从功能型和性能型两个阶段开展研究。对于目前已量产的智能汽车所处的Level 1-2以及向Level 3的过渡阶段,则主要考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V2X通信功能等方面评价指标,建立对应的三级树型指标层级结构,形成以单车智能和联网智能为基础,以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车与车(V2V)、车与路(V2I)、车与网(V2N)以及车与人(V2P)等方面为划分依据,涵盖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辅助、前向碰撞预警、交通灯预警、在线/实时导航、行人穿行预警等功能的评价体系。基于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主客观评价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完成汽车智能化评价实例的具体实施流程。最终计算得出的评价分数与星级结果可为汽车智能化等级提供判断依据,从而促进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水平的整体提升,也为社会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参考依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智能汽车技术突破以及产品制造提供“详细定位、精准对标”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国家部委制定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智能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推动智能汽车测试与评价相关标准法规的建设与完善;有利于增强社会群体对于智能汽车的客观认知,快速推进大众对智能汽车的认同和认可,为消费者购车提供高权威、可信赖的参考依据。另外,用指数来描述智能化的思想对于研究其它产品智能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文】:

汽车,自动驾驶,咨询委员会,道路交通


智能汽车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的重要产物,是 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 体的综合系统,汇集了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不同领域的发展成果,其关键技术与产品正在不断地深入发展与完善,特别是高级智能驾驶辅助、车联网等多项子功能系统的融入,使得智能汽车功能及性能方面高精度、高可靠、综合全面的评价变得日益重要。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了加快汽车智能化测试及评价进程,推动智能汽车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世界范围内已广泛展开关于汽车智能化分级的相关研究。欧美等国家所发布的智能汽车自动化等级划分标准总体原则 致但内容略有差异,尚未形成统 的等级划分及评价标准。但具体略有不同,,目前智能驾驶车辆的认知程度分级尚不存在统 的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2013 年 5 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8]设定的自动驾驶的智能化程度,如图 1.1 所示。

示意图,汽车,评价指标体系,阶段


信赖的参考依据,加快提升量产智能汽车的市场体验,不断推动汽车智能化产品的良性消费,形成智能汽车市场消费的优良效应。第四,为其它产品智能化提供思路。研究汽车智能化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研究其它产品智能化所借鉴。另外,用指数来描述智能化的思想对于研究其它产品智能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5.1 研究概要汽车智能化指数[11]将构建贯穿汽车智能化水平发展进程全周期的评价体系,依据 Level 0-5 不同阶段的汽车智能化等级,建立详细的横向扩充和纵向深化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并通过专业测评(实验室测评、虚拟场景测评、封闭场景测评)、实践工况(开放道路测评、科技赛事测评)、市场评价(品牌指标、满意度指标)等 三位 体 加权核算出对应指数。汽车智能化指数总体分为功能型和性能型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和发布,具体实现如图 1.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和谊;;关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思考[J];时代汽车;2015年10期

2 荣联伟;师学义;;基于AHP和熵权法的县域耕地整理潜力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端木庆玲;阮界望;马钧;;无人驾驶汽车的先进技术与发展[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4年03期

4 黄伊鑫;;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02期

5 Edouard-Thomas LARGILLIER;马钧;徐雯霞;;基于层次分析过程(AHP)的汽车人机交互界面(HMI)逻辑框架的分析及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3年09期

6 陈武;;超声波传感器在智能汽车系统中的应用[J];硅谷;2011年14期



本文编号:2693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93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d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