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前后悬架刚度匹配的FSAE赛车操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03:09
【摘要】: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对于FSAE方程式赛车而言更为重要,以某纯电动方程式赛车为模型,探究悬架刚度的匹配对于整车操稳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FSAE赛事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方程式赛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另外,分析了方程式赛车操稳性与普通乘用车操稳性的异同点,方程式赛车操稳性的影响因素,对方程式赛车操稳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悬架系统的刚度进行计算。主要包括悬架偏频的选择,传动比的计算,适乘刚度、线刚度、侧倾角刚度以及横向稳定杆所需刚度的计算,另外根据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公式在MATLAB/GUI中编写计算程序,简化悬架设计中刚度的计算过程。考虑到刚度匹配中需要对悬架的刚度进行调节,对前后横向稳定杆进行具体的设计和优化。主要对后悬采用的瓦特连杆式横向稳定杆进行设计计算以及刚度校核,利用其能够实现横向稳定杆刚度的多级调节的优点,实现整车刚度匹配中的刚度调节。最后,利用ADAMS/Car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运用模型完成稳态回转、蛇形试验、回正试验、转向轻便性试验等仿真对整车操稳性进行评价;另外,分别对有无瓦特连杆的后悬与整车进行仿真对比,分别进行双轮反跳仿真以及稳态回转仿真表明瓦特连杆对赛车性能的改善;通过改变模型中瓦特连杆的半径大小调节横向稳定杆刚度实现对整车刚度的调节,通过整车仿真对比仿真结果,为后期的实车刚度调节提供理论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33;U469.696
【图文】:

中国大学生,赛事,方程式


图 1.1 2017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合影Fig1.1 2017 FSC series photo1.2 国内外 FSAE 发展现状FSAE 赛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时间很久了,在国外的技术积累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科研、技术环境都与中国赛事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无论从发展时间,技术储备,社会资源以及车队资金投入方面都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国外赛事中的参赛车队基本已经能够普及四驱轮毂电机,从对电机的控制策略方面来增强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单体壳车身替代钢管桁架结构的车架,在保证车身整体刚度的情况下减轻整车质量,并且能更有利于车身的一体化设计,对空气动力学的应用更为灵活;另外,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芯,以及经过匹配设计的充电机,在保证电量的情况下减小电池的质量,将充电时间也能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2016 年参加中国赛,能够看到他们车队无论是在新技术的应用上,还是在一些传统技术,例如 ANSYS,ADAMS 等一些仿真必备软件的应用也是非常熟练,他们对底盘设计的认知以及对轮胎数据的应用都

合肥工业大学,电车


限元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拓扑优化达到轻量化的效果。到目前,国内外对 FSAE 赛车操稳性的研究有了许多成果,但依旧在继国内车队设计出来的赛车现在也是能够越来越接近世界强队的水平,需要更入的研究。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操稳性对于方程式赛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悬架系统在可以说是影响整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重要因素。在悬架设计中,主要分为悬架几何和刚度计配这两大部分,悬架的刚度匹配对整车的操稳性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赛车后期的调试过程中,对弹簧和横向稳定杆刚度的调节是一个非常的过程,调试之后的赛车性能与刚下地的赛车性能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而在刚度调节需要理论与数据作为依据,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减少调校过程的工因此,做好前后悬架的刚度匹配研究不仅可以减少在赛车悬架设计过程中的量,更是对赛车后期调校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对赛车性能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图 1.2 为合肥工业大学云电车队第五代赛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召文;唐俊祥;;FSAE赛车制动系统优化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5年11期

2 魏天将;赵亮;韦宏法;;汽车悬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5年11期

3 邓召文;徐成强;王保华;;FSAE赛车操纵稳定性虚拟仿真与实车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4 李广英;赵亮;;瓦特连杆扭转梁悬架建模优化与整车仿真[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年01期

5 向铁明;周水庭;沈理真;;赛车转向梯形建模及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14年03期

6 倪俊;;FSAE赛车几款常用轮胎纵向力学特性对比[J];汽车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7 倪俊;陈思忠;吴志成;;某方程式赛车操纵特性虚拟试验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2年12期

8 倪俊;;FSAE赛车动力学仿真中轮胎模型应用[J];汽车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9 徐彬;倪俊;朱丽君;;面向FSAE赛车侧风稳定性的悬架结构优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白艳;贾鑫;宗长富;管欣;;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方法综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建永;基于人—车—路闭环系统的汽车操稳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金凌鸽;C级车悬架KnC特性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基于双电机结构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朱发旺;FSC赛车车身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3 侯杰;FSAE赛车悬架和转向系统优化设计及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4 杨振;基于ADAMS的FSAE赛车操纵稳定性主观与客观评价及优化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5 张宁;FSEC电动方程式赛车底盘设计及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D];辽宁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军;基于ADAMS的某型轿车悬架及转向系统参数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7 唐帅;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指标挖掘及主客观评价一致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李广英;瓦特杆扭梁悬架K&C特性分析及对整车操稳性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范学梅;FSAE赛车复合材料悬架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行;方程式赛车操纵稳定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6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16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