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假人皮肤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7.14
【图文】:
图 1.1 实车碰撞试验程序框图Fig.1.1 Block Diagram of Real Vehicle Collision Test被动安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汽车发生事故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员(乘员和行人)的伤害。汽车碰撞事故发生的情况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滚翻等。统计数据显示,在汽车各类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的发生几率为 59%,侧面碰撞发生的几率约为 27%[36]。因此,碰撞中人员主要受到以下伤害:(1)碰撞时汽车结构变形直接对乘员造成伤害;(2)碰撞时乘员与车内结构发生二次碰撞造成的伤害;(3)碰撞时以及碰撞后乘员身体部分超出车外,受到伤害;(4)碰撞后燃油起火,引起对乘员的伤害;(5)发生行人碰撞时,保险杠对行人腿部造成的伤害;(6)发动机盖对行人头部造成的伤害;(7)碰撞中车体冲击加速度峰值对乘员的伤害(特别是脑部和内脏)。汽车被动安全性法规
图 1.3 Hybrid-III 型假人家族[45]Fig.1.3. Hybrid-III Dummy Family撞假人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1992 年开始了汽车被动车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中性试验台。交通部通县试验场建立了电机牵引汽车碰撞条件以及试验条件的影响,进展缓慢。遍采用美国的假人作为试验受体,我国的被动安全相关法基准制定的。碰撞假人市场被美国个别企业所垄断。美国驾乘人员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用欧美的假人系统对新车确反映中国人在碰撞中所可能受到的伤害,没有充分体现本意。这种现状既不利于保护更多乘员的利益,而且可能的要求,在与国外厂商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开发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忠珂;;汽车碰撞安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评《汽车碰撞安全新技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年11期
2 权忠宪;李双江;贾新光;刘红霞;张淑云;;本期话题:“汽车碰撞”与安全[J];汽车与安全;2005年12期
3 都雪静;乔凯凯;;汽车碰撞翻滚事故逆向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年03期
4 张迎军;吴沈荣;施欲亮;涂金刚;李文平;;汽车碰撞过程的计算负载均衡并行有限元技术[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7年03期
5 呼慧敏;李先学;丁立;赵朝义;;汽车碰撞假人研究综述[J];标准科学;2015年07期
6 樊春艳;;爱“搞破坏”的清华教授[J];中国汽车市场;2016年02期
7 吉国光;汽车碰撞修复设备的选购与使用[J];汽车维修技师;2005年06期
8 宋新华,张桂荣,刘杰华,韩斌,李赓风;汽车碰撞模拟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9 王晓,刘星荣,葛如海;波纹管在汽车碰撞吸能中的正交优化设计[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乔维高;汽车碰撞保护研究与安全法规[J];重型汽车;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海靖;吕恒绪;;用三坐标测量汽车碰撞变形量的方法研究[A];200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信世强;周一鸣;谭德荣;;用于汽车碰撞研究的人体模型[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轻量化汽车碰撞安全及先进车身材料的力学行为[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下半年合刊[C];2012年
4 李玉琴;陈爽;李文芳;曾鹰;张寅;;汽车碰撞假人负荷传感器校准系统[A];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5 邹冬华;陈忆九;刘宁国;;200起车外人员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特点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裴东兴;祖静;刘鹏;杨海庆;;汽车碰撞实验车载测试系统的设计[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雷刚;张攀;陈琪;刘意;;基于DOE的汽车碰撞优化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信世强;周一鸣;;汽车碰撞中人体的伤害机理与评价方法[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沈玉婷;朱大勇;;基于行人腿部伤害指标的保险杠参数分析[A];200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路洪洲;Bian Jian;王文军;郭爱民;;基于汽车安全的热冲压成形技术优化[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方;汽车碰撞 后排区域欠安全[N];中国消费者报;2018年
2 张齐 钟翼;汽车碰撞规范年内出台[N];经理日报;2005年
3 记者 宗巍;汽车碰撞升级标准相比海外仍存差距[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海燕 采写;欧洲汽车碰撞标准明年将更严格[N];中国质量报;2010年
5 王宝琳;佳劲摩托在清华大学“碰壁”[N];科技日报;2004年
6 采写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宋忠雷 受访专家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 叶继英;汽车碰撞时当心挥鞭样损伤[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孙斌;汽车碰撞挂钩人保财险谁的福音?[N];华夏时报;2007年
8 朵拉;汽车碰撞 怎样保护更安全[N];北京日报;2006年
9 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朱江滨;汽车碰撞安全保护:从独立到综合[N];中国电子报;2006年
10 卫金桥;中国首次“秘密”测试汽车碰撞安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2 张维刚;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技术[D];湖南大学;2002年
3 金景旭;汽车碰撞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及伤害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董立强;儿童颈部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6 李娜;汽车碰撞中人体头颈部损伤有限元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蔡志华;汽车碰撞中胸部生物力学响应与损伤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高晖;汽车接触碰撞仿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马聪承;轻质吸能结构改善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峰;汽车碰撞中人体头部非线性有限元本构模型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
2 覃俨;摩托车和汽车碰撞事故分析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3 闫磊;正碰有限元假人颈部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D];吉林大学;2018年
4 李文茉;汽车碰撞假人皮肤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测试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5 张沈生;基于某国产混合动力SUV汽车碰撞电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6 金佳钰;汽车碰撞损失特性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7 单丹丹;故意制造汽车碰撞行为的刑事法律规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刘伟;基于流程管理的B公司汽车碰撞安全开发流程改进[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9 王永宁;铝蜂窝模型及其在汽车碰撞壁障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伟;国产汽车应对欧洲汽车碰撞法规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3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2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