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非线性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11:37
【摘要】:随着车辆悬架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大型豪华客车和高端轿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空气弹簧悬架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悬架系统,相较于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其在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等使用性能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并且还能有效的保护路面。首先,以空气弹簧悬架作为研究对象,对空气弹簧悬架的组成以及空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展开了详细的介绍,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空气弹簧恢复力与位移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气压下空气弹簧的多项式数学模型。然后,针对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并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了1/2车六自由度“车-椅-人”主动空气悬架系统模型,推导了其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根据PID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理论及分数阶控制理论,设计了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和模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并建立了主动控制非线性空气悬架仿真模型。最后,在车辆空载、半载和满载的情况下,通过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主动空气悬架系统的人体、座椅、车身的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前后悬架动挠度及前后车轮动载荷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空气悬架相比,论文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有效的实现非线性空气悬架的主动控制,而且还能很好的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其中模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控制效果最好。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33
【图文】:

结构图,空气悬架系统,结构图,空气弹簧


Fig 2.1 Structure of air suspension system)空气弹簧弹簧是一种利用其压缩空气的反作用力来作为恢复力的弹性元形式的不同,空气弹簧一般分为囊式、膜式和复合式[40],如图

空气弹簧,膜式空气弹簧,囊式空气弹簧,复合式


-6-(a)囊式空气弹簧 (b)膜式空气弹簧 (c)复合式空气弹簧图 2.2 空气弹簧分类Fig 2.2 Classification of air spring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磊;郑明军;吴文江;冯国胜;;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悬架动力学特性分析[J];橡胶工业;2015年10期

2 詹长书;程崇;孙世磊;;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空气悬架控制策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年05期

3 王靖岳;王浩天;郭立新;;随机激励下非线性空气悬架系统的混沌振动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9期

4 叶光湖;吴光强;;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半主动空气悬架仿真研究[J];汽车工程;2015年05期

5 戚壮;李芾;黄运华;周张义;虞大联;;高速动车组空气弹簧垂向动态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6 孙晓强;陈龙;汪少华;杨晓峰;徐兴;;半主动空气悬架阻尼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03期

7 詹长书;孙世磊;;基于LQG理论的电子控制空气悬架控制策略研究[J];森林工程;2014年03期

8 甄亚林;李芾;霍芳霄;;空气弹簧发展及其研究现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4年01期

9 吴光强;黄焕军;叶光湖;;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汽车空气悬架半主动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7期

10 高扬;方宗德;祝小元;卞翔;;汽车囊式空气弹簧变刚度特性拟合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晓强;客车ECAS车高调节与整车姿态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王剑锋;磁流变减振器结构优化及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李仕生;车辆可变阻尼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支龙;汽车主动悬架智能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潭;客车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程崇;空气弹簧的力学特性及空气悬架的主动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杨威勇;车辆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及Simulink仿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年

4 邱文军;空气悬架力学特性及主动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衍成;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车辆主动悬架模糊控制仿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国敬;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沈扬凤;四轮转向汽车的建模与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4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24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