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卡车风窗玻璃装配引导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2 16:28
【摘要】:随着用户对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卡车驾驶室前风窗玻璃装配采用了密封胶粘接工艺。这种装配工艺使风窗玻璃与驾驶室成为整体,可以在大大提高驾驶室刚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驾驶室的密封性。其关键工艺控制点是风窗玻璃的涂胶质量和粘接质量,直接影响着粘接工艺最终实现的性能。传统风窗玻璃粘接装配,采用人工涂胶和粘接,或机器人涂胶、人工粘接,都面临一致性差、不稳定等问题,存在导致驾驶室出现漏水漏风缺陷的风险,从而失去了采用粘接工艺的意义。基于以上情况,本文结合国内某著名卡车制造公司的实际需求,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搭建了一套驾驶室前风窗玻璃工业机器人自动涂胶与粘接系统,通过对机器视觉的深入研究,解决了驾驶室识别与定位等技术难点,实现了在多品种混流生产模式下驾驶室前风窗玻璃的全自动粘接装配,以规避前述人工粘接装配存在的风险,提高装配质量及效率。本系统以准确识别和定位装配目标的空间位置作为突破口,采用辅助修正定位的思路,即,为消除输送设备的系统偏差以及多品种混流生产带来的装配位置多样性对空间位置定位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在适当定位偏差范围内的定位纠错功能——选用特定算法对驾驶室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点进行立体匹配,通过对驾驶室的三维重建,得到其在机器人坐标系中的位置,完成对驾驶室进行辅助定位,并将获得的驾驶室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由后者进行实时修正并生成新的引导轨迹,引导工业机器人完成自动粘接装配。通过现场连续验证100台份该公司使用某型号前风窗玻璃的驾驶室,该系统实现风窗玻璃自动装配的成功率为85%。且检测数据结果显示,本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包括图像畸变校正、驾驶室识别和驾驶室定位因生产线输送设备偏差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定位精度不准确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机器人自动装配系统的适应性。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835
【图文】:
图1.2伊斯拉(ISRA)视觉系统的差异,机器视觉系统的研究通常分为以下测量与检测在产品尺寸测量方面应用较早,现已成为一寸测量过程中,机器视觉系统的检测参数性精度设定、检测过程中高速响应机制等)与、镜头、光源等)的选择,以及软件计算方此在工程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生产工满足实际生产环境及需要。典型的产品尺寸3 所示。
图1.4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瓶盖检测测维立体检测可分为双目视觉测量、结的三维检测属于被动三维测量技术相机,对同一目标的物体进行拍摄征匹配,找到特征匹配的区域,利信息。其优点是适应性强,可在多测量技术需要大量相关匹配运算和,常用于对三维目标的识别、理解动三维测量技术,其原理是由光源形成特征点、线或面,并由成像系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6图1.5 3D视觉测量车身位置信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机器视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6-27]。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的发展又迎来一个更快的发展时期,且机器视觉系统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研究前景十分光明。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主要呈两条主线发展趋势:(1)理论与方法研究;(2)应用与开发研究[28]。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用来研究模拟人类视觉的各种理论与算法,如特征抽取、双目立体视觉、运动与光流等[29-30];而应用与开发研究主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本文编号:2778773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835
【图文】:
图1.2伊斯拉(ISRA)视觉系统的差异,机器视觉系统的研究通常分为以下测量与检测在产品尺寸测量方面应用较早,现已成为一寸测量过程中,机器视觉系统的检测参数性精度设定、检测过程中高速响应机制等)与、镜头、光源等)的选择,以及软件计算方此在工程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生产工满足实际生产环境及需要。典型的产品尺寸3 所示。
图1.4饮料灌装生产线中的瓶盖检测测维立体检测可分为双目视觉测量、结的三维检测属于被动三维测量技术相机,对同一目标的物体进行拍摄征匹配,找到特征匹配的区域,利信息。其优点是适应性强,可在多测量技术需要大量相关匹配运算和,常用于对三维目标的识别、理解动三维测量技术,其原理是由光源形成特征点、线或面,并由成像系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6图1.5 3D视觉测量车身位置信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机器视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6-27]。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的发展又迎来一个更快的发展时期,且机器视觉系统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研究前景十分光明。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主要呈两条主线发展趋势:(1)理论与方法研究;(2)应用与开发研究[28]。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用来研究模拟人类视觉的各种理论与算法,如特征抽取、双目立体视觉、运动与光流等[29-30];而应用与开发研究主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世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4年04期
2 郭静;罗华;张涛;;机器视觉与应用[J];电子科技;2014年07期
3 郁晗;;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4年10期
4 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5 罗尤春;孙容磊;;机器视觉理论及应用[J];软件导刊;2014年03期
6 刘永安;余天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4年02期
7 王健强;刘宝柱;任玉峰;王长润;;基于双目视觉的汽车风挡玻璃智能涂胶系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0年01期
8 董越;;隔板建模——数学建模实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年05期
9 董欣胜;张传思;李新;;装配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年08期
10 范祥;卢道华;王佳;;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中的研究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斐;机器人装配中的视觉引导定位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查英;自动装配生产线的机器视觉识别系统[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8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7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