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某SUV电控分动器控制器开发

发布时间:2020-08-15 07:43
【摘要】:随着四驱技术的发展,目前四驱汽车传动系统可分为分时四驱、适时四驱以及全时四驱三类。分时四驱作为传动可靠,成本低廉的四驱传动方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分时四驱需要驾驶员手动切换驱动模式,操作繁琐且不易掌握驱动模式切换时机。本文基于分时四驱的电控分动器结构,以实现驱动模式自动切换为目标,开展了电控分动器控制器开发研究,研究内容如下:根据车辆所处的驱动模式不同,对于车辆驱动模式处于2H状态及4H状态,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法,确定了不同的逻辑门限值参数。制定了在车辆处于2H状态时,车辆以滑转率为驱动模式切换参数,在车辆处于4H状态时,以临界角加速度为驱动模式切换参数的控制策略,并运用ADAMS/Car建立了整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临界角加速度作为驱动模式切换参数的合理性。考虑驱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要求和电控分动器的工作特征,本文选择以恩智浦公司的MC9S12XS128MAE单片机为CPU,设计了分动器控制器硬件电路,其中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转速采集电路、踏板行程采集电路、模式选择电路、驱动模式切换电机控制电路、电磁离合器驱动电路、指示灯驱动电路、CAN通讯电路及电源电路等。基于Code Warrior开发平台,开发了主程序和各功能模块,包括初始化模块、驱动模式切换模块、电机位置识别模块、转速信号采集模块、加速踏板信号采集模块、驱动模式切换策略模块、驱动模式切换电机控制模块、电磁离合器驱动模块、指示灯模块以及CAN通讯模块。搭建了分时四驱车辆传动系统试验台,基于LabView开发了虚拟试验车,通过CAN通讯将车辆行驶时的车速、油门开度及驱动轮转速等数据信息传递给分动器控制器,分动器根据模拟信号进行驱动模式切换,对于分动器控制器的功能进行了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6
【图文】:

模型图,变速器,发动机,模型


ne(rpm)12.5% 25% 37.5% 50% 62.5% 75% 87.5% 100%1000 36.25 72.50 108.75 145.00 181.25 217.50 253.75 290.001400 43.75 87.50 131.25 175.00 218.75 262.50 306.25 350.001800 46.25 92.50 138.75 185.00 231.25 277.50 323.75 370.002200 47.25 94.50 141.75 189.00 236.25 283.50 330.75 378.002600 48.00 96.00 144.00 192.00 240.00 288.00 336.00 384.003000 38.38 72.11 146.25 195.00 243.75 292.50 341.25 390.003400 28.05 55.21 124.67 193.00 241.25 289.50 337.75 386.003800 21.64 43.62 98.51 154.80 234.38 281.25 328.13 375.004200 17.27 35.34 79.79 125.38 193.78 264.75 308.88 353.004600 14.18 29.20 66.94 103.62 160.15 224.20 280.00 320.005000 1.98 24.54 55.41 87.07 134.57 185.23 235.28 280.005400 0.50 20.45 47.21 74.19 112.33 153.11 173.68 220.00

轮胎模型


第 2 章 四驱车辆驱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分析型及悬架模型研究车辆纵向行驶时的驱动轮滑转情况,且在低素,因此对车身的外部形态结构没有特殊要求。在位置的作用,对于车辆垂向运动情况本文不进行研ADAMS/Car 自带模型进行仿真。车身简化模型及。

车身,简化模型,悬架,外部形态结构


空气阻力的干扰因素,因此对车身的外部形态结构没有特殊要求。在本文中悬架及半轴只起到确定车轮位置的作用,对于车辆垂向运动情况本文不进行研究,因此车身及悬架本文均采用 ADAMS/Car 自带模型进行仿真。车身简化模型及麦弗逊悬架模型如图 2-8、2-9 所示。图 2-7 轮胎模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贵兵;李长兵;廖自力;马晓军;刘春光;;一种全工况适应的全轮独立驱动车辆车速估计方法[J];兵工学报;2015年10期

2 曹淼龙;李强;庞茂;陈雨;吴金晗;;拖拉机用AMT操纵执行机构设计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3年10期

3 张宽;吴训成;;AMT换挡电机调速系统模糊PID控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赵治国;刁威振;王琪;胡笑天;;干式DCT控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开发[J];汽车工程;2012年11期

5 夏长亮;方红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6 张承宁;武小花;王志福;杨文敬;;电动车辆AMT换挡过程中驱动电机控制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王欢;孙国兴;刘强;李善杰;;托森差速器中弧齿锥齿轮的三维参数化建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年01期

8 杨立成;刘广森;;淇林全时四驱系统——新型全时四驱技术[J];汽车运用;2011年09期

9 孙泽海;徐延海;赵文杰;;基于LabVIEW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系统的开发[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9期

10 李福庆;刘昭度;李志远;张彪;;驱动轮角加速度增益系数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本文编号:2793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93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