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电动汽车馈能型悬架系统建模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09:2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加重,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悬架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会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因其具有响应速度快、能耗少等优点成为汽车研究领域的热点。但传统磁流变阻尼器存在故障安全和磁流变液静置沉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磁流变阻尼器的普及应用。为此,在传统磁流变阻尼器中加入永磁环,设计新型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并为半主动悬架设计控制效果优良的控制算法,从而提高悬架系统的减振效果。同时,由于电动汽车存在着续驶里程短的问题,因此,如何节能成为电动汽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能量回收作为节能的重要手段,馈能型悬架也就随之诞生。为此,本文将为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设计馈能装置,实现将汽车垂直振动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中供驱动系统使用,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相关工作如下:(1)在传统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基础上,结合常用馈能型阻尼器结构方案,设计出馈能型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磁流变阻尼器存在的故障安全和磁流变液静置沉降的问题且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2)以电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阻尼通道内磁感应强度数学模型,结合Bingham流体本构模型,推导了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通过对滚珠丝杠的动力学分析,构建了馈能装置的力学模型;最终完成馈能型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3)依据汽车动力学理论,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二自由度1/4车体悬架仿真模型,同时,根据该型阻尼器结构特征,建立能量回收仿真模型。(4)根据上述建立的悬架仿真模型和能量回收仿真模型,在滑模控制理论和果蝇优化算法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半主动悬架系统设计了控制效果优良的控制算法,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多种工况下的输入信号作为路面输入进行仿真建模,并将该控制算法仿真结果与其他控制算法进行对比,表明了所设计的控制算法相对于其他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悬架的减振效果。同时还将进行馈能仿真实验,考察馈能型阻尼器能量回收效率。(5)为检验所设计的馈能型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是否能够满足汽车悬架的使用要求,结合馈能型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征,完成试验平台的搭建,并在不同的输入激振信号下,对阻尼器开展示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检验所设计的阻尼器能否满足工作需求。同时,在空载和负载两种条件下进行能量回收试验,以检验馈能型阻尼器能量回收效率。
【学位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9.72;U463.33
【部分图文】:

零件图,零件图,阻尼器,永磁


(a) 活塞头 (b) 永磁环 (c) 缸筒 (d) 上活塞杆 (e) 下活塞杆图 2-13 阻尼器零件图(a) 发电机 (b) 滚珠丝杠图 2-14 馈能装置零件图2.2.4 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磁场有限元分析由内置永磁环式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原理可知,其主要通过改变阻尼通道内磁场强度的大小来实现阻尼力的调节。因此,上述阻尼器设计能否使阻尼通道内有足够的磁场强度以保证其正常工作仍需检验。所以,本文将运用 ANSYS 软件对

零件图,零件图,有限元分析,磁流变阻尼器


(a) 发电机 (b) 滚珠丝杠图 2-14 馈能装置零件图磁流变阻尼器磁场有限元分析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原理可知,其主要通过改阻尼力的调节。因此,上述阻尼器设计能否证其正常工作仍需检验。所以,本文将运用磁路有限元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模型是进行 ANSYS 有限元分析的第一步,只建立 1/2 阻尼器有限元模型,如图 2-15 所

零件图,环式,有限元模型,磁流变阻尼器


机 (b) 滚图 2-14 馈能装置零件图器磁场有限元分析器工作原理可知,其节。因此,上述阻尼作仍需检验。所以,分析。具体分析步骤 ANSYS 有限元分析 阻尼器有限元模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平;柳超;张利轩;张宝珍;窦现东;;自适应模糊控制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11期

2 杨柳青;陈无畏;高振刚;陈一锴;;基于电磁阀减振器的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4期

3 王雪刚;邹早建;;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在船舶操纵预报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4 王瑞凯;左洪福;吕萌;;环形磁铁空间磁场的解析计算与仿真[J];航空计算技术;2011年05期

5 楼少敏;付振;许沧粟;;整车半主动悬架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汽车工程;2010年08期

6 曾洁如;谷正气;李伟平;梁小波;彭国谱;;基于遗传算法的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研究[J];汽车工程;2010年05期

7 喻凡;张勇超;;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1期

8 姚嘉凌;郑加强;蔡伟义;;车辆半主动悬架模型参考滑模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04期

9 马宁;李长明;;汽车悬架发展概述[J];科技资讯;2007年34期

10 黄志刚;毛恩荣;梁新成;朱慧;朱清萍;;汽车悬架发展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淼;;新型磁流变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李岳明;万磊;王波;;新型切换函数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阮晓辉;磁流变液力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肖平;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孙书蕾;磁流变体有限变形数值模拟及本构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程海斌;磁流变液的稳定性调控及其在重大工程中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仕生;车辆可变阻尼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于显利;车辆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礼康;基于磁流变技术的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理论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威;某轿车多工况有级可调阻尼半主动悬架控制设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赵利恒;磁流变阻尼器力学建模及实验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3 史卫领;磁流变阻尼器模型研究与性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7年

4 任旭辉;汽车滚珠丝杠式馈能减震器的仿真分析与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5 翟萍依;汽车平顺性脉冲输入行驶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周永波;汽车振动能量回收装置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赵敏;智能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林鑫;馈能悬架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台永鹏;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车辆半主动悬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0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20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f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