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系统研究
【学位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9.72
【部分图文】:
向驱动力分配情况、轮胎的滑转率和路面附着系数等,取得了许多成果。文献[9]基于后轮驱动的电动车,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对驱动电机进行了闭环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文献[10]基于两后轮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建立了以车轮转速为控制目标的自适应控制和以横摆角速度为控制目标的两层控制方案,并达到了控制目标。文献[11]设计了基于前轮、后轮和四轮三种电子差速控制模式的电子差速器,并进行了仿真和大量的实验。2014 年,日本的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SIM-Drive 宣布:研发出第四款车辆“SIM-HAL”,如图 1.1(a)所示。该车采用四个轮毂电机直接驱动,进行四轮独立控制,实现了电动汽车的机动性与稳定性的平衡。美国著名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特斯拉(Tesla),从 2008 年至 2017 年期间相继推出了“Roadster”、“Model S”、“Model X”、“Model 3”,如图 1.1(b)所示。其设计制造、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电池管理、驱动技术不断完善,而驱动技术也由原来的两轮驱动逐渐提升为四轮全驱,而这背后依托的是两个电机:一个电机驱动后轮,配合另一个较小的电机驱动前轮。Tesla 无疑极大的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a)“春晖三号” (b)文献 13 和 14 的差速结构图 1.2 “春晖三号”和文献 13 和 14 的差速结构献[13]和文献[14]对基于 Ackerman 转向模型的电子差速控制进行了研究,列研究成果,其研究模型如图 1.2(b)所示。献[15]和文献[16]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行分析,估算出各种情况下车轮的转速,实现起来比较方便。献[17]提出了以轮胎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用于转矩分配的滑模控制策略,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011 年,奇瑞公司展出了采用四轮驱动的瑞麟“XI-EV”纯电动汽车,车轮进行单独调节,如图 1.3(a)所示。
(a)“春晖三号” (b)文献 13 和 14 的差速结构图 1.2 “春晖三号”和文献 13 和 14 的差速结构文献[13]和文献[14]对基于 Ackerman 转向模型的电子差速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取一系列研究成果,其研究模型如图 1.2(b)所示。文献[15]和文献[16]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样据进行分析,估算出各种情况下车轮的转速,实现起来比较方便。文献[17]提出了以轮胎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用于转矩分配的滑模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1 年,奇瑞公司展出了采用四轮驱动的瑞麟“XI-EV”纯电动汽车,车轮的驱可以进行单独调节,如图 1.3(a)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多;刘国海;赵文祥;缪鹏虎;叶浩;;电动汽车多电机独立驱动技术研究综述[J];汽车技术;2015年10期
2 方炜;张辉;刘晓东;;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源学报;2014年02期
3 严运兵;彭思仑;;后驱电动轮汽车电子差速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汽车工程;2014年02期
4 吴海兵;卢营蓬;蒋猛;;后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的控制系统研究[J];微电机;2013年12期
5 靳彪;张欣;杨庆保;;纯电动汽车低速转向差速控制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王丹;续丹;曹秉刚;;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1期
7 夏长亮;方红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8 王强;王耘;宋小文;;基于差动驱动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2011年06期
9 喻厚宇;黄妙华;张振国;;电动轮车电子差速控制的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翟丽;董守全;罗开宇;;四轮毂电机独立驱动车辆转向电子差速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文权;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2 赵华慧;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分工况驱动力分配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高超;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子差速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戚慧;电动汽车四轮毂电机协调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李会;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彦波;电动微型轿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7 邱恒浪;基于轮毂电机的四轮驱动差速转向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何铮斌;转向工况下四轮驱动汽车扭矩分配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柏睿;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的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兴宇;轮毂式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7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2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