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研究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7.14
【部分图文】:
究背景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目前,公路大客车依然是国内的主要公共运输载体之偏远山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市,大客车都是公路运输的主力军。而近几年大客车群死群伤事故,使得其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对乘员的保护就显得至关客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如果发生了较大的碰撞事故,就会造成大量的司乘[1]。而在大客车的诸多碰撞形式中,侧面碰撞对乘员的伤害较高。因为侧侧面吸能区域非常有限,在碰撞的过程中客车侧面会发生较大的变形[2],的死亡率。国交通日报统计了1999 年到2003 年期间发生的有关公交巴士以及公路大计显示,大客车事故中,正面碰撞占到了 35%,而侧面碰撞占比为 34%, 24%[3],追尾碰撞大约占总事故的 10%,其他形态的碰撞占比为 5%。图 1计出来的公交巴士事故碰撞部分分部概率图。
图 1.2 小型客车侧面碰撞实车试验 图 1.3 假人的安放和调节图 1.4 小型客车侧面碰撞试验结果 图 1.5 假人的最终运动姿态1.2.2 国内研究现状相比于国外,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由清华大学实验室进行了汽车车身的碰撞试验,而国内的 C-NCAP 的建立,则推动了国内汽车碰撞安全性的大幅提升。但是,
图 1.2 小型客车侧面碰撞实车试验 图 1.3 假人的安放和调节图 1.4 小型客车侧面碰撞试验结果 图 1.5 假人的最终运动姿态1.2.2 国内研究现状相比于国外,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由清华大学实验室进行了汽车车身的碰撞试验,而国内的 C-NCAP 的建立,则推动了国内汽车碰撞安全性的大幅提升。但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英慧;;大客车侧面碰撞中安全带的作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5年12期
2 王二红;岳清亚;李本旺;王笑;;客车前部结构碰撞仿真试验及安全性评价[J];汽车与配件;2014年25期
3 张耀辉;鞠春贤;岳国辉;陈现岭;张凯;;ESⅡ假人腹部力和车门内饰造型研究[J];北京汽车;2014年01期
4 方取玉;唐玲凤;;减少侧面碰撞假人胸部肋骨变形量的方法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简晓春;王笑;;正面和偏置碰撞的耐撞性仿真与车身结构改进[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年03期
6 曹文钢;范超;;基于HyperWorks的CAE流程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J];工程图学学报;2011年01期
7 申福林;邓景涛;谢旭良;孙治华;;大客车正面碰撞的仿真及改进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5期
8 谷长春;石明全;;基于ANSYS/LS-DYNA的高速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5期
9 王大志;胡徐强;苏醒;;利用侧面安全气囊提高侧撞乘员保护效果的研究[J];上海汽车;2008年10期
10 程黎明;贾永伟;俞光荣;都承斐;于研;楼永坚;丁祖权;;人体全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4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樱;高伟;邓召文;;汽车侧面碰撞中儿童座椅安全带的仿真对比研究[A];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勇;车辆碰撞行人的动力学响应及胸部和下肢损伤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铎;共享路权下有轨电车侧面碰撞安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康刚;货车后置防撞垫碰撞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
3 邓晓龙;某车碰撞特性仿真分析及结构改进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4 葛超;某纯电动客车钢铝组合车架强度及基于随机振动的疲劳特性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5 阳辉林;某型汽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分析及座椅骨架轻量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旺;轿车正面碰撞安全仿真及其车身结构耐撞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董银飞;汽车复合材料碰撞吸能装置设计与仿真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郗欢欢;全承载大客车车身结构强度与侧翻碰撞性能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9 洪风涛;某公路客车半承载式车身的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郭启新;基于客车翻滚事故分析的安全带对乘员保护效果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3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3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