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电池衰减特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9.7
【部分图文】:
产生驱动力的动力系统。其结构如图2.1 所示,主要由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三大动力总成和动力电池组等部件组成以串联方式组成动力单元。此系统中的辅助动力单元 APU,是内燃机、发电机的连接装置,它产出的电能一些直接驱动汽车,剩下的给蓄电池供给能量。其中,内燃机并不直接输出动力驱动车辆,而是只作为发电机提供动力发电的装置,产生的电量通过动力控制模块运送到电动机,由电动机将电能进行转换驱动车辆行驶[32]。同时发电机充分利用电能收集未用电量为电池充电,如此更大程度上运用能量的同时保证了电池的电能储存量,也续航了车辆的行驶里程。对于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而言,可以实现纯电动的行驶。内燃机的工作不会受到车速和道路情况的影响,可以保持在高效、稳定、低污染的状态下运作,仅用电动机来驱动车辆。它运用电动机集中驱动系统,原理和只采用电能供电的汽车一致,而且其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布置在车内。但由于该系统驱动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它对电动机要求极高,标定电动机最大功率时必须将汽车行驶的最大阻力考虑在?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于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整车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因此一定程度上的难度,控制策略相对较复杂,两条驱动路线,驱动路线之间可驱动模式复杂多样,控制复杂。内燃机没有解耦于整车系统,因在最佳工作点上,纯电动行驶里程较短。合动力系统的特点使得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在大型、小型车辆上
图 2.4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方式的分析,系统结构形式选用单轴并联式,其结构如图 2.4电动机可以单独驱动车辆行驶;离合器结合时,通过电动机扭矩高效区内。图 2.5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倩;高哲峰;杨容;方彦彦;施静敏;;锂硫电池的概况及其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年期
2 ;《电池快讯》(月刊)已出版342期 欢迎投稿 欢迎阅读[J];电池;2017年05期
3 徐晖;;旭派电池:好动力源于高品质[J];电器工业;2018年02期
4 周少鹏;;锂电池:报废高峰来临 布局长远未当时[J];股市动态分析;2018年10期
5 蔡锡泰;;电池新技术助催智能玩具[J];玩具世界;2018年06期
6 罗克研;;从新闻事件及消费纠纷细看锂电池[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6年12期
7 刘文科;王云华;孙立新;;超级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模拟实验比较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36期
8 杨彦涛;;锂-空气电池电解质体系研究进展[J];船电技术;2016年12期
9 ;《电池》杂志微信订阅[J];电池;2016年06期
10 ;我国首个钠盐电池合作项目启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考虑电池衰减特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冷利民;锂/空气电池关键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訾威;柔性电池的陷光及理论模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鹏发;钴基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乐莹;多孔炭在铅炭电池负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6 袁双;低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钠离子电池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李光华;几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8 王伟;钛氧化物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9 董汉成;卫星电源电池健康状态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国卿;高比能量密度锰基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悦;考虑电池衰减特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中北大学;2018年
2 苑倩;锂电池参数采集与综合管理[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媛;锂电池智能充电分析与监控系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4 崔麟;锌空电池的工业设计—热控、流体控制及循环再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耿海洲;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及电池健康状态估算[D];天津大学;2014年
6 吕浩天;锂电池火灾爆炸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明飞;锂电池化成参数的检测与估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刘双全;锂电池自放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9 贾园园;锂电池在线监测及充电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韩华胜;大容量锂电池化成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7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3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