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某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03:05
   在当今汽车使用率不断提升的大环境背景下,汽车良好的碰撞安全性能是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最好安全保障,因此通过合理化的结构设计来提升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将会对行车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新版2018C-NCAP法规要求,结合某车实车碰撞试验数据和仿真测试结果的分析,对该车的侧面结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与改进,提升了该车的侧碰安全性能,加强了其对车内乘员人身安全的防护。首先,利用CATIA和Hyperworks软件搭建侧碰测试仿真模型。侧碰测试仿真模型含概了车体模型、移动壁障、假人模型、座椅模型和安全带模型。在完成搭建仿真测试模型后,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的比对,从而验证侧碰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对侧碰测试仿真结果进行整理,发现该车型的侧面防撞结构未达到理想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因此对汽车防撞梁和B柱进行针对性优化与改进,从而达到提升整车侧碰安全性能的目的。最后,利用新型材料PHS钢(B1500HS)的优越材料性能,将其应用于B柱的优化与改进方案中,提升其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并通过正交试验以及极差分析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防撞梁结构参数的最合理化组合,在此基础上对防撞梁碰撞性能影响最大的截面形状进行进一步优化,通过优化M形防撞梁的截面形状参数,获得最佳侧碰防护效果。将改进后的仿真结果同原模型仿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中所采用的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学位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7.14
【部分图文】:

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性,行驶安全性,环境安全


图 1.1 主被动安全技术关系Fig. 1.1 Relationship of active and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主动安全性汽车主动安全性能有四大指标,即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汽车的环境安全

汽车,形式,小角度,侧面碰撞


(a)90°角直角侧碰 (b)小角度反速度方向侧碰 (c)小角度同速度方向侧碰图 1.2 汽车侧碰的三种形式Fig. 1.2 Three types of car side impact在如今交通碰事故频发的时代大环境背景下,侧面碰撞交通事故更是极易引发伤亡

碰撞试验,台车碰撞,内饰板,试验法


图 1.3 移动壁障碰撞试验 图 1.4 TNO 公司的台车侧碰装置Fig. 1.3 Moving barrier side impact test Fig. 1.4 A sled test device of TNO(2)台车碰撞试验法如图 1.4 所示,该试验方法是将车门内饰板安放在测试台车上,在试验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修瑞仙;刘艳文;高允峰;丁颂;;非对称变形模式下薄壁组合结构耐撞性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2 史国宏;吴锦妍;宋正超;;车身正向开发过程中的优化设计[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年03期

3 王可;尹明德;;客车正面碰撞仿真建模与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2期

4 乔维高;;汽车被动安全研究现状与发展[J];汽车科技;2008年04期

5 董光;王大志;张金换;黄世霖;;Side Structure Sensitivity to Passenger Car Crashworthiness During Pole Side Impact[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年03期

6 朱海涛;孙振东;;侧面柱碰撞的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年07期

7 金晶,吴新跃;有限元网格划分相关问题分析研究[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年02期

8 邬晴晖;车身点焊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连芳;硼钢B1500HS的热冲压关键参数测试及其淬火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胡玉梅;汽车正面碰撞设计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宇杰;汽车侧面柱碰撞的仿真分析及结构改进[D];重庆大学;2016年

2 李晓龙;轿车正面小重叠率碰撞安全性仿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3 安文姿;车用负泊松比安全带织带乘员保护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马铁柱;某车正面碰撞车身安全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胡军;汽车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仿真研究与改进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冯克建;汽车车门防撞梁结构改进与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杨浩;某国产轿车正面偏置碰撞计算机仿真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2年

8 谢斌;汽车正碰有限元仿真分析精度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周航飞;轿车前部斜角碰撞仿真及驾驶员损伤防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张燕;基于能量管理技术的某轿车正面碰撞约束系统参数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1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61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