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超声波的电动汽车充电口定位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01 09:33
   随着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电动汽车及其配套设施提出了智能化的要求。利用机器人充电是目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案,该方案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实现充电口的定位。目前的充电口定位的方法存在环境适应性差、成本较高的缺点,研究一种环境适应性好、定位精度高、成本低的定位方法对推动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具有重大意义。超声波定位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定位方式,具有纵向分辨率高、环境适应性好、方向性好等优势,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定位并且成本较低,在医疗、无损检测、机器人导航、无人驾驶、仓储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针对充电口三维位置坐标的确定,提出了基于TDOA的改进三边测定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分析建立了姿态确定中涉及的5个坐标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方向矢量求解齐次变换矩阵的算法,对算法进行了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提出了“一发三收”的充电口定位总体方案,并对超声波发射和接收探头的安装位置进行了确定,超声波发射探头安装在机械臂末端的顶部,超声波接收探头安装在充电口的指定位置,呈三角形排列。依据定位的总体方案,首先对重要的硬件进行了选型,然后对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包含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温度测定电路、电源电路等,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编写了定位相关程序,包括无线通信程序、A/D转换程序、RS485串口通信程序,给出了程序的流程图。对本文设计的超声波充电口定位方法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着重对重要的单一性能指标和充电口定位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检测盲区不大于50mm,作用空间可达1000mm×1000mm×500mm,并且充电口的定位精度可达5mm,充电口的角度精度±0.1rad。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9.72
【部分图文】:

定位系统,超声波


图 1-1 Rivard 定位系统[20]r 针对以往的超声波定位系统需要使用辅薄膜夹在两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层之换能器的超声波三维定位系统。该系统,它包括同步和异步两种模式。在同步模

压电薄膜,超声波,码分多址,时分多址


图 1-2 PCB 压电薄膜安装示意图[21]Jose Carlos Prieto 等人针对超声波定位系统无法在室外使用的情况,设计了使用时分多址[22](TDMA)和码分多址[23](CDMA)两种测量模式的超声波定统 3D-LOCUS[24],在室外风速为 2m/s 的情况下,TDMA 定位模式的精度

架构图,定位系统,架构,标签


图 1-3 3D-LOCUS 定位系统架构[24]学计算机实验室提出了超声波三维定位系统 ActiveBat[25]外线对 10×6×2cm 的标签进行三维定位。该系统每隔 发送无线电消息,该消息包含系统要定位标签的 ID(16 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岭;孔笑笑;茅靖峰;谢少军;胡茂;;大型停车场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用低电应力ZCS-PWM Superbuck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23期

2 夏继强;郑昆;郑健峰;沈忱;;基于STM32的收发一体式超声波测距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4年08期

3 赵世伟;马少池;吴书明;林洋;;红外线与超声波组合定位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4年14期

4 徐进;赵东明;吴小军;;基于RSSI的无线定位差分修正改进算法[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4年05期

5 赵锐;钟榜;朱祖礼;马乐;姚金飞;;室内定位技术及应用综述[J];电子科技;2014年03期

6 石欣;印爱民;陈曦;;基于RSSI的多维标度室内定位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4年02期

7 王英健;张柳;;基于300kHz超声波换能器的高精度测距装置[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4年01期

8 郭晶晶;;基于改进欧拉法的姿态确定算法[J];电子世界;2013年15期

9 丁少文;王林;;基于连续三角测量法的机器人定位方法[J];微型电脑应用;2013年05期

10 李文辰;张雷;;无线传感器网络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敏;数字式气体超声波流量计信号激励、处理与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程晓畅;类GPS超声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博涵;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室内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汪群;超声波测距系统硬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3 施莹;基于机器人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其自动插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孔维正;本质安全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赵海霞;基于TDOA和TOA的定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周伦;室内移动机器人超声波网络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韩新立;三维超声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8 余政;基于超声波路径的椭圆交集定位算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9 施进;基于三边测量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兰纯纯;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5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65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