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浮钳盘式制动器制动特性仿真及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0:17
   制动器能够提供较大而又稳定的制动力矩是车辆具有良好制动性能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浮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了详细地研究和分析。首先,在分析了浮钳盘式制动器制动原理以及制动力矩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对制动力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运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了浮钳盘式制动器的虚拟样机三维模型,利用Adams中的ViewFlex模块创建了制动衬片和制动盘的柔性体,建立了浮钳盘式制动器虚拟样机的刚柔体模型,在不同制动工况下对浮钳盘式制动器进行制动特性仿真,分析摩擦副的接触状况对制动力矩的影响变化规律;设计了浮钳盘式制动器台架试验装置,在不同制动压力、制动初始温度、制动初始速度等工况下对制动器进行台架试验,基于台架试验数据获得了浮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试验特性分布规律。制动特性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单一制动周期内,制动初始阶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制动盘两侧的制动衬片与高速旋转的制动盘产生碰撞接触,制动盘的角减速度和制动力矩达到最大值。在持续制动阶段,制动力矩围绕着平均值上下波动,随着制动盘旋转速度的降低,制动力矩波动的范围和频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稳。(2)平均制动力矩会随着制动初始速度的增加而降低,一方面是由于高速状态下摩擦副的接触状况较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动初始速度越高,摩擦副升温越快,摩擦系数下降的速率也在加快,导致制动力矩降低。(3)摩擦系数先随着制动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温度达到238℃时,会随着制动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且在接近300℃时,摩擦系数急剧下降;在一定的制动压力区间范围内(3000~5000kPa)及常用车速区间范围内(0~120km/h),制动初始速度越高,制动压力越大,平均摩擦系数越小,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加。(4)随着制动初始温度的增加,制动力矩先逐渐增长后逐渐降低,在温度区间(200~250℃)内达到最大值;制动压力大于3000kPa时,制动力矩随着制动初始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60km/h的工况下,制动力矩降低的尤其明显;摩擦系数与制动压力是直接对制动力矩产生影响的两个因素,而制动初始温度、制动初始速度这两个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对摩擦系数产生作用,间接对制动力矩产生影响。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3.512
【部分图文】:

钳盘,制动器


而一切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能的科技系统,例如 ABS为载体,研究汽车制动器并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世面临的难题。使用的制动器类型分为两类,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后车后轮,相比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具有结构简单,热稳调整制动衬片与制动盘的间隙等优势。在输出相同大小制动式制动器来说,盘式制动器的尺寸和质量都要小的多。虽然、生产成本较高,但随着目前生产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汽视,现在逐渐被轿车和货车用作车轮制动器。在 2018 年 1 国家标准中规定,所有运输危险货物货车的前轮,运输危险货者仓栅式半挂车的所有车轮,都必须装配盘式制动器。器分为全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种制动器类型,对于全盘式制动要是重型载货汽车)应用为车轮制动器,鉴于浮钳盘式制动器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图 1.1 为浮钳盘式制动器。

钳盘,制动器,制动钳


第二章 制动力矩影响因素分析式制动器式制动器结构制动器类型都是通过其内部的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在压力的动力矩,依靠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从而产生地面对车轮的制停止,达到制动效果。式制动器中的旋转、固定部件分别是制动盘和制动钳[15]。制动金属圆盘。制动钳横跨在制动盘的两端,其中制动钳体部分固而制动钳支架固定在车桥上,制动钳体可以在制动钳支架上来衬片安装在制动钳中,制动活塞在制动钳的内侧,制动衬片分动衬片由金属背板、摩擦材料、隔热垫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不同,一般每个浮钳盘式制动器有 2 个或者 4 个制动衬片。图构。

原理图,钳盘,制动器,原理


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制动力就是地面制动力。正是因为在地面制动力的作用下,汽车才会产时,驾驶员会松开制动踏板,制动油路系统会卸压,在受到制动、摩擦产生的回弹力后,两侧的制动衬片、制动盘、制动钳体弹。制动活塞在受到密封圈变形回弹的作用力后,要恢复到初片要躲避和制动盘的碰撞也会恢复到初始的位置。图 2.2 为浮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朝俊;田树涛;孔祥虎;;基于ADAMS的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年06期

2 杨军;;基于Solidworks的零件建模的若干方法[J];科技视界;2015年31期

3 郭军卫;郭晓博;;制动器试验台高精度免拆卸惯量飞轮组的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4年07期

4 刘莹;周启兴;;盘式制动器摩擦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2年03期

5 李兵;王庆波;杨圣岽;邢记龙;郑阳;曲波;李欣欣;丛茜;;盘式制动器摩擦材料摩擦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2年01期

6 吴广顺;张立鹏;龙道泉;;摩托车制动器试验台电模拟惯量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年06期

7 李衡;郭洪强;郭世永;;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场有限元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06期

8 曲波;尹红斌;赵小楼;王鸣歌;;电模拟制动器惯性台架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S2期

9 罗方;徐达;王明道;童幸源;;气压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改进设计[J];城市车辆;2006年05期

10 赵希芳;;ADAMS中的柔性体分析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俊颖;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抖动机理与仿真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吴栋楠;浮钳盘式制动器结构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邢记龙;基于交流电机驱动的机电混合模拟汽车制动器惯性台架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磊;盘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分析及制动性能优化[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婧斯;汽车盘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仿真分析及其寿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坤;基于ADAMS的盘式制动器多柔体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余武弦;汽车盘式制动器瞬态温度场模拟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施进平;摩擦试验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魏义;汽车制动器总成制动性能试验台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孙景阳;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试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6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66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0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