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置碰撞中约束系统对不同百分位假人保护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467.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乘员约束系统概述
1.2.1 安全带
1.2.2 安全气囊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汽车正面碰撞的评价方法
2.1 乘员伤害指标
2.1.1 头部伤害评价指标
2.1.2 颈部伤害评价指标
2.1.3 胸部伤害评价指标
2.1.4 下肢伤害评价指标
2.1.4.1 大腿伤害评价指标
2.1.4.2 小腿伤害评价指标
2.1.5 完全伤害评价指标
2.2 正面碰撞试验与评价
2.2.1 FMVSS208碰撞法规试验和乘员评价
2.2.2 Euro-NCAP正面碰撞试验和乘员评价
2.2.3 J-NCAP正面碰撞试验和乘员评价
2.2.4 C-NCAP正面碰撞试验和乘员评价
2.3 本章小结
3 驾驶员侧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3.1 驾驶员侧仿真模型建立
3.1.1 车身乘员舱建模
3.1.2 汽车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3.1.2.1 座椅有限元模型建立
3.1.2.2 安全带有限元模型建立
3.1.2.3 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建立
3.1.3 约束系统与车身乘员舱连接
3.1.4 模型边界条件定义
3.1.5 模型接触定义
3.2 驾驶员侧仿真模型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身材驾驶员约束系统参数分析
4.1 第5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假人导入与定位
4.2 三种不同身材假人约束系统仿真分析
4.2.1 头部伤害对比分析
4.2.2 颈部伤害对比分析
4.2.3 胸部伤害对比分析
4.2.4 骨盆伤害对比分析
4.3 约束系统分析
4.4 约束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4.4.1 灵敏度分析概念
4.4.2 第5百分位驾驶员胸部伤害约束系统灵敏度分析
4.4.3 第50百分位驾驶员胸部伤害约束系统灵敏度分析
4.4.4 第95百分位驾驶员胸部伤害约束系统灵敏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约束系统参数优化
5.1 优化试验设计与方法
5.1.1 优化目标定义
5.1.2 拉丁超立方抽样试验设计
5.1.3 多项式响应面代理模型
5.1.4 遗传算法及多目标优化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拉丁超立方抽样试验结果
5.2.2 构建多项式响应面代理模型
5.2.3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5.3 优化结果验证
5.3.1 第50百分位假人优化结果验证
5.3.2 第5百分位假人优化结果验证
5.3.3 第95百分位假人优化结果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强;张亚南;;加强儿童乘车安全管理对策建议研究[J];汽车与安全;2017年02期
2 ;’93京版优秀图书评选揭晓[J];出版参考;1994年15期
3 罗绍凯;《经典和量子约束系统及其对称性质》评介[J];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5年S1期
4 沈清;;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抽显示 3省市17批次都合格[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5年09期
5 周文海;赵燕;汪一立;;车辆-货物-约束系统侧翻失效力学特性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2期
6 凌建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利益约束系统刍议[J];劳动世界;1994年09期
7 虞兰生;参数有约束系统的自适应控制[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8 李子平;约束系统的变换性质[J];物理学报;1981年12期
9 卫碧文;李志豪;张雅婷;;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监管问题探讨[J];检验检疫学刊;2017年01期
10 凌建民;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利益约束系统刍议[J];江南论坛;1993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受约束系统的稳定域分析及输出反馈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张恺;面向自适应约束系统的多体征乘员碰撞仿真与损伤分析[D];湖南大学;2018年
3 欧阳志高;可逆约束系统在正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防护效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4 黄毅;考虑乘员身材和碰撞强度差异的约束系统影响参数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马苗苗;约束系统的干扰抑制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徐小明;主惯量表示及其在刚体系统仿真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7 刘维海;轿车正面碰撞被动安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易荣庆;参数化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周倜;复杂安全协议的建模与验证[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葛如海;汽车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匹配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光健;某新型轿车乘员侧约束系统的建立与优化[D];辽宁工业大学;2018年
2 陈万运;偏置碰撞中约束系统对不同百分位假人保护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8年
3 王珂;基于AEB信号的集成式约束系统仿真与优化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8年
4 段大伟;基于不同身材乘员保护的约束系统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5 刘优宝;基于轿车的车与车斜角碰撞仿真及驾驶员损伤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6 张永春;侧面碰撞约束系统的有限元开发[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7 潘华;约束系统的自动化匹配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7年
8 周诗纬;汽车正面碰撞中智能约束系统的仿真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9 闫泽涛;建立中国企业家约束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10 汪小玲;基于安全机制的车辆货物约束系统启停过程的力学特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7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86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