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9:10

  本文关键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理想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不仅要求操纵轻便和灵敏,而且要求驾驶员有良好的“路感”。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整个助力过程中按固定的比例提供转向助力,所以它能够提供有效的转向助力但还不能根本地解决汽车驾驶员操纵“路感”不足的问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简称EPS)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它有许多优点,该系统可在不更换系统硬件的情况下,通过对控制器软件的设计,十分方便地调节系统的助力特性,所以它更为适宜使汽车获得理想的助力。本文分别采用了模糊自调整控制和H_∞控制两种不同控制策略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仿真与实验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调整控制或H_∞控制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提高转向系统的操纵轻便性同时保证驾驶员能获得充分的路感,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助力特性。
【关键词】: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模糊自调整 H_∞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U463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4-23
  • 1.1 汽车转向系统的概述14-15
  •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介15-21
  •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21
  • 1.4 研究目的21-22
  • 1.5 主要内容22-23
  • 第二章 EPS系统的分析与建模23-32
  • 2.1 EPS受力分析23-24
  • 2.2 转向阻力与“路感”24-25
  • 2.3 数学模型25-32
  • 第三章 基于模糊自调整PD控制的EPS研究32-44
  • 3.1 EPS的模型32
  • 3.2 EPS的PD控制32-34
  • 3.3 EPS的模糊自调整PD控制34-39
  • 3.4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39-42
  • 3.5 结论42-44
  • 第四章 基于H_∞控制的EPS研究44-61
  • 4.1 H_∞理论的起源与发展44-45
  • 4.2 H_∞控制的形式45-46
  • 4.3 基于H_∞控制器的EPS数学模型46-48
  • 4.4 EPS的H_∞控制器的设计48-54
  • 4.5 仿真结果54-59
  • 4.6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59-61
  • 第五章 EPS控制系统的设计61-73
  • 5.1 EPS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61
  • 5.2 EPS的控制电路原理61-65
  • 5.3 EPS的三种基本控制方式65-66
  • 5.4 EPS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66-73
  • 第六章 EPS实验台实验73-84
  • 6.1 实验台实验方案73-75
  • 6.2 TKS_764仿真器与Keil仿真软件75-76
  • 6.3 数据采集系统76-78
  •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78-84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84-85
  • 7.1 结论84
  • 7.2 建议84-85
  • 参考文献85-90
  • 附录90-9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卫平,陈无畏,郁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模糊自调整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臧怀泉;贾满满;;基于模糊免疫PID的EPS路感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4期

3 夏光;秦炜华;唐希雯;;汽车EPS试验台液压控制系统设计[J];汽车电器;2008年02期

4 王启瑞,刘立强,陈无畏;基于随机次优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大庆;基于鲁棒控制理论的汽车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胡敬朋;基于H_∞鲁棒控制理论的EPS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赵林峰;全工况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控制及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秦炜华;基于多体模型的汽车底盘集成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吕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和电流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花;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秦孝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与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春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及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4 谢鹏;基于虚拟样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马水;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关勇刚;轴助力式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余树洲;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付通;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的研究与检测电路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孙启启;基于干扰抑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与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金归;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93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