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低碳技术在市场中扩散的逾渗模型——基于新能源乘用汽车产业的仿真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1 10:28
  能源危机致使低碳技术成为目前技术变迁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解释低碳技术在市场中扩散的原理和过程,选择逾渗模型进行研究架构,结合学习曲线、消费意愿异质性与从众心理以及政府补贴现象对低碳技术的扩散机理进行分析,并设计仿真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仿真数据输入采用我国新能源乘用汽车产业的统计数据和处理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初始新能源乘用车占传统乘用车的保有量比例并不能决定扩散结果,仅对过程起作用;价格对扩散的结果起到较大作用,目前价格水平较理想,应持续走平价大众路线,防止产业整体的价格过度增加;学习曲线对扩散结果的影响不大,产业层面可控因素不多,目前的学习系数较为合理;针对私人消费激励的消费补贴并不能对扩散起到决定性作用,补贴退坡现实可行。研究丰富了技术的扩散理论,证明前期研究的部分理论推测,同时拓展逾渗模型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应用,为我国低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文章来源】:系统工程. 2020,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低碳技术在市场中扩散的逾渗模型——基于新能源乘用汽车产业的仿真分析


图2不同保有量比例下市场扩散的增长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不同保有量比例下市场扩散的情况呈现??

学习曲线,增长率,市场价格,市场


车企??业指数评价报告中选取乘用车产品竞争力前三位国有品??牌生产企业——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品牌企业——宝马集团;其次在四个企业中??选择代表性产品,即北汽KC、比亚迪宋、上汽荣威cRX5??以及宝马i3;最后,计算该款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价格,分别??为6万、20万、26万和38万,作为智能体仿真的价格参数??输人。此外,研究运用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数据进行主要??新能源汽车型号的加权价格计算,结果为13,作为价格的??对比参数进行仿真比较。??图4不同价格下市场扩散的增长率变化情况??由图4可知,市场价格的变化对整体扩散增长率的影??响体现在随时间分布的偏度上:价格越低,市场扩散越快,??随后达到动态稳定态并持续发展;价格越高,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接受越慢,要经过更长的时间(等待市场??消费意愿增加、从众心理涌现,或/和学习曲线开始发挥作??用导致市场最终的产品价格下降)才能够开始进行市场扩??散过程,达到动态稳定状态也就随之越晚。当价格到达??38时,前期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观望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不确定性风险。??由于考虑到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扩散出现的更晚。??本文为探寻300步长之下的价格极端条件,分别进行了初??始价格为50、60、70和80条件下的仿真实验。该四种价??格均出现在进口新能源汽车的较高端产品中(如特斯拉),??但并非考虑到销量影响的平均市场价格,现实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并不会出现,因此在本文仅做理想状态的实验对比??之用。由图5可知,当价格达到50以上时,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观望时间过长,导致300步长之内无法达到理想??

曲线,保有量,市场占有率,占有率


上升和下降,最终达到市场的动态稳定饱和状态??(即保持一定的增长率范围区间)。但与此相对应地,市场??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并不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低速发展,而后在其他区域的影响下??增长率急速上升而后急速下降,并达到市场的动态稳定状??态。在步长在大概190时,无论初始保有量比例是否高、??市场扩散过程急剧增加和减少,均到达了同一增长率水??平,并在之后的步长内几乎无区别地同步发展。???r=4.6??r=1.7??1=0.7??r=0.1??图3不同保有量比例下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与此相对应地,市场占有率在仿真的300步长中呈现??“S”曲线变化,且随着初始保有量比例的降低,曲线呈“S”??的程度越深。仿真普遍进行到步长为190以后时,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明显变缓,进人稳定而平缓的发展阶段。图2??和图3均表现出,初始保有量低的情况会导致市场扩散的??急剧变化0?=?0.1时步长在150和190之间),该情况发生??的过程中,系统外力的作用可能导致较大的系统波动并出??现不可预知的扩散结果。??由以上可知,逾渗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市场中扩??散的结果与初始保有量比例并无太大关系,但是保有量比??例决定了扩散变化的快慢和过程受干扰的影响程度。??(2)价格变化??保有量比例设定为30个城市的中位数1.0(西安市),??学习指数为0.1。价格选取的原则如下:首先确定企业范??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指数评价报告中选取乘用车产品竞争力前三位国有品??牌生产企业——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品牌企业——宝马集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参照价格效应及异质性消费者的预售决策[J]. 计国君,孙忠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12)
[2]基于SD动态博弈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补贴策略优化[J]. 程永伟,穆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2)
[3]基于“意愿—行为”缺口修复视角的低碳消费促进策略[J]. 石洪景.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9)
[4]消费者异质偏好对绿色产品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J]. 刘新民,蔺康康,王垒.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8(04)
[5]基于续航能力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贴策略研究[J]. 马亮,仲伟俊,梅姝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7)
[6]政府补贴、研发激励与新能源汽车创新[J]. 邵慰,杨珂,梁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5)
[7]消费者异质需求下企业环境创新行为演化模拟与分析[J]. 赵爱武,杜建国,关洪军.  中国管理科学. 2018(06)
[8]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差异比较:R&D补贴,生产补贴还是消费补贴[J]. 高新伟,闫昊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6)
[9]政府环境研发补贴、环境研发投入与企业环境绩效——基于中国新能源企业产权异质性的数据分析[J]. 尚洪涛,祝丽然.  软科学. 2018(05)
[10]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问题研究[J]. 马亮,仲伟俊,梅姝娥.  软科学. 2018(04)

博士论文
[1]低碳交通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研究[D]. 严筱.中国地质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12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012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