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连杆剖分类构件的超声辅助裂解与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23:44
  汽车发动连杆裂解工艺作为当前最先进的连杆加工技术,其通过使连杆大头端发生脆性断裂,进而在断面形成自然的参差交错锯齿形态,最后利用这三维凹凸结构为定位将连杆体和连杆盖相啮合。虽然该项技术很早就引进国内,但目前存在一些缺陷限制其发展:裂解材料的限制和裂解加工工艺的不足。在裂解材料方面虽然国内自主研发了C70S6BY可用于裂解,但该材料价格较贵,韧性较低;同时连杆裂解加工方法和工艺方面没有突破和创新,依旧无法改善连杆在裂解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大头端失圆、爆口、包夹、单边断裂和裂纹扩展面偏移等现象。为了解决现在连杆裂解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以调质45号钢为试验材料,先通过模拟仿真了裂解速度、振幅、频率和槽深对材料应力应变的影响以及应力云图分布情况。通过试验探索了在振动频率为20KHz情况下,裂解速度、振幅和槽深对裂解试样断裂的应力应变的关系,最后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对比不同参数下试样断口的形貌变化。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从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和变幅杆功能以及基本原理出发,采用理论和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变幅杆和裂解试样进行设计,得到能够满足实验需求的变幅杆和裂解试样尺寸,同时根据实...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连杆剖分类构件的超声辅助裂解与特征研究


连杆裂解加工的核心工序

连杆,思想,裂解技术,生产商


图 1.2 Jean P . Piraut 等人的连杆裂解Fig 1.2 Jean P. Piraut et al. Connecting rod,各连杆生产商在生产连杆时只在纪九十年代以后,连杆裂解技术开日本等,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德国等国家都已经设计出符合自己

裂解装置,下拉式


图 1.3 上压式裂解装置Fig 1.3 Pressure cracking unit图 1.4 下拉式裂解装置Fig 1.4 Pull-down cracking uni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载速率对SA508-Ⅲ钢断裂韧性及断裂行为的影响[J]. 刘家骅,王磊,杨玉芳,崔君军.  金属热处理. 2017(05)
[2]浅谈金属拉伸速度对强度的影响[J]. 任自兴,宋剑丽,杨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05)
[3]疲劳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J]. 杨大鹏,王均杰,杨新华,赵耀.  机械强度. 2017(01)
[4]缺口对TC17钛合金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J]. 田伟,伏宇,钟燕,李祚军,曾卫东,张赛飞,赵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6(11)
[5]振动场作用下金属塑性成形机理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吴晓,李建军,郑志镇,陈学东.  塑性工程学报. 2015(04)
[6]高强度超声波辅助塑性加工成形研究进展[J]. 刘艳雄,华林.  塑性工程学报. 2015(04)
[7]金属超声振动塑性成形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仲崇凯,管延锦,姜良斌,解振东.  精密成形工程. 2015(01)
[8]疲劳载荷循环比与频率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J]. 杨大鹏,张雪艳,赵辉,王红霞.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1)
[9]发动机连杆材料、工艺以及表面强化的研究现状[J]. 徐燕茹,苏铁熊,龚玉霞,李慧.  内燃机与配件. 2011(06)
[10]发动机连杆的裂解加工技术[J]. 刘赞丰,杨志刚,何善开,江水浩.  现代零部件. 2011(03)

博士论文
[1]发动机连杆裂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D]. 郑黎明.吉林大学 2012
[2]超声振动微铣削系统的建立及铣削力和残余应力的研究[D]. 胡海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3]不同载荷下缺口参数对轴类零件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D]. 段红燕.兰州理工大学 2009
[4]40CrNiMoA钢超高周疲劳行为研究[D]. 邵红红.南京理工大学 2007
[5]40Cr、50车轴钢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及疲劳断裂机理探讨[D]. 王弘.西南交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6063铝合金超声振动镦粗中的表面效应研究[D]. 于晓慧.山东大学 2017
[2]高频振动铝合金塑性成形研究[D]. 仲崇凯.山东大学 2015
[3]水平超声振动电火花复合加工装置及试验研究[D]. 车江涛.中北大学 2014
[4]连杆裂解加工主要缺陷及其许用尺寸计算方法初探[D]. 张希明.吉林大学 2014
[5]铝合金振动拉伸和压缩过程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 姜良斌.山东大学 2014
[6]旋转超声磨削装置的研制与实验[D]. 俞超.江西农业大学 2013
[7]发动机缸体主轴承座材料裂解性能及加工数值模拟[D]. 王蒙.吉林大学 2012
[8]智能化大功率超声波发生器的研究[D]. 夏自祥.武汉理工大学 2011
[9]超声振动对AZ31镁合金室温塑性变形过程的影响[D]. 魏丽.重庆大学 2010
[10]韧/脆性材料裂解加工数值模拟[D]. 菅晓霞.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6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026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