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18:47
  动力电池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之一,在国家“863计划”及相关政策的扶持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对于动力电池组的数量需求与质量要求都大大提高。动力电池单体在串并联成组之后,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初始的不一致性被放大,会出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组的可用容量,甚至造成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某三元聚合物锂电池,对动力电池组均衡管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有:(1)对锂电池的容量特性、OCV特性、内阻特性进行实验分析,概括总结现有的锂电池数学模型,建立了一种考虑滞回效应的锂电池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使用离线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精确辨识,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设计自定义动态工况验证模型的准确性。(2)对传统均衡电路进行有向图分析,总结理想均衡结构的特点,结合Cuk与反激DC/DC变换器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多级双向有源均衡拓扑,详细分析了均衡电路的工作模态;基于均值-差值法,利用模糊控制设计均衡策略,根据电池状态参数动态调节均衡电流,优化均衡时间-能量效率。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并与传统主动均衡结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研究


本文所用三元锂电池实物图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研究


锂电池测试实验台

基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研究


锂离子电池Simulink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方法分析[J]. 徐东.  汽车电器. 2017(06)
[2]基于动态模糊阈值的电池组均衡策略优化[J]. 刘征宇,马亚东,孙庆,汤伟.  中国机械工程. 2017(05)
[3]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均衡器及均衡策略[J]. 刘红锐,张昭怀.  电工技术学报. 2015(08)
[4]不同温度下磷酸铁锂电池内阻特性实验研究[J]. 林春景,李斌,常国峰,许思传.  电源技术. 2015(01)
[5]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及其弥补措施[J]. 杨帆.  汽车电器. 2014(05)
[6]几种值得关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J]. 墨柯.  新材料产业. 2013(03)
[7]电动汽车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分类和特点[J]. 贾玉健,解大,顾羽洁,艾芊,金之检,顾洁.  电力与能源. 2011(06)
[8]动力电池进展[J]. 胡信国.  电池工业. 2007(02)
[9]电动汽车电池功率输入等效电路模型的比较研究[J]. 林成涛,仇斌,陈全世.  汽车工程. 2006(03)
[10]电动汽车用电池性能模型研究综述[J]. 陈全世,林成涛.  汽车技术. 2005(03)

博士论文
[1]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李泉.湖南大学 2017
[2]基于磷酸铁锂单体电池荷电状态的均衡算法研究[D]. 张树梅.上海交通大学 2015
[3]基于三单体直接均衡电路的串联储能电源组均衡技术研究[D]. 盖晓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模型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估计方法研究[D]. 田强.湖南大学 2018
[2]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主动均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华彬.湖南大学 2018
[3]基于主动均衡技术的超级电容电压管理系统[D]. 弓天奇.电子科技大学 2018
[4]基于模糊阈值的电动汽车电池组能量均衡控制策略研究[D]. 马亚东.合肥工业大学 2017
[5]航空蓄电池组能量均衡技术研究[D]. 梁嘉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6]电动车锂电池组均衡拓扑结构及能量损耗研究[D]. 景俊峰.合肥工业大学 2016
[7]基于改进PNGV模型的动力锂电池SOC估计和充电优化[D]. 邓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8]高效电池均衡策略研究[D]. 石红滨.电子科技大学 2014
[9]电池均衡电路的研究及应用[D]. 林思岐.北京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35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035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