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金属—空气电池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发布时间:2021-02-20 04:45
燃油汽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造成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是当今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两大难题。探寻一种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能源作为汽车动力源是该领域研究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对汽车动力能源特性要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有车载动力电池性能对比分析,遴选出镁-空气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制与性能测试研究。首先,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主要研究了空气电极制备工艺对镁-空气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当组分占比中Mn O2为80%、导电炭黑为10%,超声20min左右,干燥温度在120℃,电解液浓度为10%时,空气电极性能最佳。基于最佳的空气电极制备工艺,按照空气电极面积大小,制备两种规格镁-空气电池电池组,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可达7.225W和18.501W,并将电池组搭载于电动车模型进行实际验证。其次,建立镁-空气电池热特性模型,结合单体电池测试数据,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单体电池在同一环境温度下不同倍率放电时的温度场分布进行热特性分析,仿真结果显示,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的温升速率也在增大,温度最高区域集中在电池中心。最后,结合镁-空气电池放电产物及其热特性分析,对电池壳...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金属-空气电池结构示意图
电动汽车用铝空气电池组目前,国内对金属-空气电池在汽车上应用的研究也在加大力度,国内金属-空气电
实验用MnO2扫描电镜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渡金属氧化物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王尧,魏子栋. 电化学. 2018(05)
[2]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 陈子冲,方如意,梁初,甘永平,张文魁. 材料导报. 2018(09)
[3]金属燃料电池及应用[J]. 马松艳,赵东江. 绥化学院学报. 2017(11)
[4]车用锂电池组热流场特性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J]. 韩锋钢,潘怀杰,彭倩,林有淮,刘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5]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展望[J]. 蒋庆来,尹益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17(11)
[6]金属-空气电池的研究进展[J]. 李华,高颖,隋旭磊,王振波. 炭素. 2017(02)
[7]涂炭铝箔在石墨/磷酸铁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 陈鹏,任宁,姬学敏,常林荣,邓吉阳,苏锋,李洪涛. 新能源进展. 2017(02)
[8]电动汽车用氢燃料电池发展综述[J]. 付甜甜. 电源技术. 2017(04)
[9]镁空气电池阳极材料研究进展[J]. 马晓录,高顺,周颖. 电源技术. 2017(02)
[10]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综述[J]. 刘烨,郑燕萍,孙伟明,朱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04)
博士论文
[1]锂/空气电池高性能阴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研究[D]. 曾晓苑.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嵌入电极的界面特性及锰系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 徐守冬.中国矿业大学 2013
[3]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匹配技术研究[D]. 黄万友.山东大学 2012
[4]锌空气电池之气体扩散电极性能研究[D]. 李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5]影响锂离子电池阴极行为诸因素的研究[D]. 金明钢.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平板式电池包结构设计及分析[D]. 琚安建.东南大学 2017
[2]镁空气燃料电池用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D]. 蒋敏(Jimmy).湖南大学 2017
[3]二氧化锰复合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D]. 李耀宗.天津大学 2017
[4]NiCo基尖晶石结构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D]. 王金.苏州大学 2017
[5]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热特性分析及电池箱体散热结构优化[D]. 方雄灿.合肥工业大学 2017
[6]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分析及散热优化[D]. 李甜甜.南昌大学 2016
[7]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于建新.吉林大学 2016
[8]基于铝—空气金属燃料电池系统的电—电增程式电动汽车研制[D]. 何勇.西华大学 2015
[9]新型多孔碳固载金属酞菁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镁空气电池的应用[D]. 钟西站.山东理工大学 2015
[10]锰氧化物基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沐晔.大连海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42243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金属-空气电池结构示意图
电动汽车用铝空气电池组目前,国内对金属-空气电池在汽车上应用的研究也在加大力度,国内金属-空气电
实验用MnO2扫描电镜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渡金属氧化物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王尧,魏子栋. 电化学. 2018(05)
[2]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 陈子冲,方如意,梁初,甘永平,张文魁. 材料导报. 2018(09)
[3]金属燃料电池及应用[J]. 马松艳,赵东江. 绥化学院学报. 2017(11)
[4]车用锂电池组热流场特性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J]. 韩锋钢,潘怀杰,彭倩,林有淮,刘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5]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展望[J]. 蒋庆来,尹益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17(11)
[6]金属-空气电池的研究进展[J]. 李华,高颖,隋旭磊,王振波. 炭素. 2017(02)
[7]涂炭铝箔在石墨/磷酸铁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 陈鹏,任宁,姬学敏,常林荣,邓吉阳,苏锋,李洪涛. 新能源进展. 2017(02)
[8]电动汽车用氢燃料电池发展综述[J]. 付甜甜. 电源技术. 2017(04)
[9]镁空气电池阳极材料研究进展[J]. 马晓录,高顺,周颖. 电源技术. 2017(02)
[10]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综述[J]. 刘烨,郑燕萍,孙伟明,朱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04)
博士论文
[1]锂/空气电池高性能阴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研究[D]. 曾晓苑.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嵌入电极的界面特性及锰系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 徐守冬.中国矿业大学 2013
[3]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匹配技术研究[D]. 黄万友.山东大学 2012
[4]锌空气电池之气体扩散电极性能研究[D]. 李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5]影响锂离子电池阴极行为诸因素的研究[D]. 金明钢.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平板式电池包结构设计及分析[D]. 琚安建.东南大学 2017
[2]镁空气燃料电池用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D]. 蒋敏(Jimmy).湖南大学 2017
[3]二氧化锰复合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D]. 李耀宗.天津大学 2017
[4]NiCo基尖晶石结构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D]. 王金.苏州大学 2017
[5]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热特性分析及电池箱体散热结构优化[D]. 方雄灿.合肥工业大学 2017
[6]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分析及散热优化[D]. 李甜甜.南昌大学 2016
[7]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于建新.吉林大学 2016
[8]基于铝—空气金属燃料电池系统的电—电增程式电动汽车研制[D]. 何勇.西华大学 2015
[9]新型多孔碳固载金属酞菁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镁空气电池的应用[D]. 钟西站.山东理工大学 2015
[10]锰氧化物基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沐晔.大连海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42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04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