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企业骗补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6:25
新兴产业一直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补贴和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产业规模显著增长,核心技术日臻成熟稳定。然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骗补”问题。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数量虚假生产、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造假、电池回购合谋重复申请补贴以及“左手倒右手”的自产自销等方式骗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补贴。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部分企业利用政策漏洞,虚报生产信息进行“骗补”。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协调性不足,部分政策彼此之间存在孤立性,没有形成统一、协调、完备的政策网络,政府过多地选择管制类工具,缺乏对政策工具的动态调整,增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与组合的难度。三是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目前仍处于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场检查阶段,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0年—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情况(单位:万辆)
16图3.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新能源汽车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其中,拥有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正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产品设计、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实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方略以来,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日益成熟,在关键性技术的创新上获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在电机控制器核心技术研究上,比亚迪汽车打破了国外对IGBT技术垄断,研发出了自己的IGBT,同时,比亚迪率先发布了车辆规范领域标杆IGBT4.0技术,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车辆规范IGBT大规模生产的车辆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IGBT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研究上,我国本土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经走上了量产的道路,其中,恒润科技公司的总销量已经达到5万台以上。在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上,国内企业禾赛科技已经取得较大的突破,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都拥有较大的市场(刘杰、欧阳明高,2018)。二是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在借鉴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基础上,我国确立了符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的技术路线:一是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突破口,将发展重点放在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了深圳公交全部纯电动化、武汉(BRT)18米公交车全部电动化、太原出租车全面纯电动化,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首次实现的。二是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追赶目标,该能源结构结合了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技术优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对国内市场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批量生产,并在相关技术上
24从企业自身来看,由于政府实施价格补贴政策,相比较而言,企业通过骗取政府补贴的收入要超过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售卖各个环节所获得的利润,并且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因而,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企业不再关注质的提高只注重量的申报。如下,我们利用生产的正外部性原理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解释新能源汽车产业“骗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图4.1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正外部性影响图图4.1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这一行为对能源车企生产行为产生影响的正外部性示意图。在图中,供给曲线S1是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供应曲线,与消费者需求曲线D在A1点相交,此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Q1,价格为P1,此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利润为三角形A1B1P1。当政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补贴之后,需求曲线D位置不变,在理想条件下,供给曲线S1由于因补贴政策的影响,变为供给曲线S2,与消费者需求曲线D在A2点相交,此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Q2,价格为P2,此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利润为三角形A2B2P2。企业通过获得政府补贴,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这是一种正外部性的表现,此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补贴的部分可用四边形A1P1P2A2表示。Q2-Q1则是由于政府补贴汽车生产而带来的产量增量,这是在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理想状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由于现实的生产情况和消费市场状况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状况下的S2曲线,在现实的产销状况中,新能源汽车企业真正能够达到的生产曲线往往是S3,面对现实状况下的实际收益与理想收益之间的利润空间剩余,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企业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以求达到收益最大化。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革新需要大
本文编号:3134795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0年—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情况(单位:万辆)
16图3.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新能源汽车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其中,拥有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正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产品设计、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实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方略以来,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日益成熟,在关键性技术的创新上获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在电机控制器核心技术研究上,比亚迪汽车打破了国外对IGBT技术垄断,研发出了自己的IGBT,同时,比亚迪率先发布了车辆规范领域标杆IGBT4.0技术,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车辆规范IGBT大规模生产的车辆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IGBT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研究上,我国本土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经走上了量产的道路,其中,恒润科技公司的总销量已经达到5万台以上。在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上,国内企业禾赛科技已经取得较大的突破,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都拥有较大的市场(刘杰、欧阳明高,2018)。二是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在借鉴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基础上,我国确立了符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的技术路线:一是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突破口,将发展重点放在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了深圳公交全部纯电动化、武汉(BRT)18米公交车全部电动化、太原出租车全面纯电动化,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首次实现的。二是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追赶目标,该能源结构结合了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技术优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对国内市场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批量生产,并在相关技术上
24从企业自身来看,由于政府实施价格补贴政策,相比较而言,企业通过骗取政府补贴的收入要超过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售卖各个环节所获得的利润,并且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因而,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企业不再关注质的提高只注重量的申报。如下,我们利用生产的正外部性原理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解释新能源汽车产业“骗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图4.1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正外部性影响图图4.1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这一行为对能源车企生产行为产生影响的正外部性示意图。在图中,供给曲线S1是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供应曲线,与消费者需求曲线D在A1点相交,此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Q1,价格为P1,此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利润为三角形A1B1P1。当政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补贴之后,需求曲线D位置不变,在理想条件下,供给曲线S1由于因补贴政策的影响,变为供给曲线S2,与消费者需求曲线D在A2点相交,此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Q2,价格为P2,此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利润为三角形A2B2P2。企业通过获得政府补贴,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这是一种正外部性的表现,此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补贴的部分可用四边形A1P1P2A2表示。Q2-Q1则是由于政府补贴汽车生产而带来的产量增量,这是在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理想状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由于现实的生产情况和消费市场状况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状况下的S2曲线,在现实的产销状况中,新能源汽车企业真正能够达到的生产曲线往往是S3,面对现实状况下的实际收益与理想收益之间的利润空间剩余,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企业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以求达到收益最大化。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革新需要大
本文编号:3134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13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