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0:08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极有可能引发未来汽车产业格局重塑。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部件之一,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大量基础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成果。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相互影响,一直是创新领域研究焦点。研究二者关系有助于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和产业发展。但目前这方面研究还存在三个不足:一是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技术创新如何反作用于基础研究探索不足。二是现有文献多选取生物、医药、通用能源等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最重要新兴领域之一的动力电池关注不够,而不同产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存在明显差异。三是现有文献借助专利和论文探索二者关系时多采用科学关联度、引用时滞等描述性指标进行分析,但缺乏对专利和论文价值的考察,对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对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测度指标进行梳理,结合现有研究提出动力电池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假设。利用德温特世界专利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权威数据库搜集动力电池专利和论文数据,借助Tob...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历年新增动力电池专利和论文数量情况(1995-2014)②在技术创新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一直是研究重点[4-9]
第1章绪论41.2.1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定性研究早期学者在关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使用定性方法,且观点存在一定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只是基础研究的简单应用延申,是基础研究的衍生产物[37-38]。而科学社会学双螺旋理论(DoubleHelixModel)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形容为一对舞者(Apairofdancer),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割裂看待,且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呈双螺旋发展状态[11,39],参见图1.3。图1.3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双螺旋(DoubleHelixModel)模型示意图[39]Kline&Rosenberg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模型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市场需求等的存在多重相互作用关系,指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模式,而是以链环状相互影响[10],参见图1.4。后来以Narin等为代表的CHI学派引入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采取论文和专利探索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6]。目前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非线性性、相互作用性、行业特性等特征得到了创新领域学者广泛的认可[6,8-9,34,39]。图1.4Kline&Rosenberg技术创新链环模型[10]
第1章绪论41.2.1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定性研究早期学者在关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使用定性方法,且观点存在一定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只是基础研究的简单应用延申,是基础研究的衍生产物[37-38]。而科学社会学双螺旋理论(DoubleHelixModel)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形容为一对舞者(Apairofdancer),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割裂看待,且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呈双螺旋发展状态[11,39],参见图1.3。图1.3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双螺旋(DoubleHelixModel)模型示意图[39]Kline&Rosenberg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模型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市场需求等的存在多重相互作用关系,指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模式,而是以链环状相互影响[10],参见图1.4。后来以Narin等为代表的CHI学派引入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采取论文和专利探索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6]。目前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非线性性、相互作用性、行业特性等特征得到了创新领域学者广泛的认可[6,8-9,34,39]。图1.4Kline&Rosenberg技术创新链环模型[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合作与论文影响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杨瑞仙,李贤. 现代情报. 2019(04)
[2]中国各地区基础研究创新绩效及发展潜力的评估[J]. 单良艳,张汉飞,吴杨.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3]核心技术微观机理与突破路径——以中国汽车AMT技术为例[J]. 李显君,孟东晖,刘暐. 中国软科学. 2018(08)
[4]政府投入、经济自由度与创新效率:来自24个领先国家的实证经验[J]. 于惊涛,杨大力. 中国软科学. 2018(07)
[5]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分析研究综述[J]. 董坤,许海云,罗瑞,王超,方曙. 情报学报. 2018(06)
[6]中国基础研究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评估[J]. 吴杨,蔡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7]环境规制激发企业努力研发?——来自火电企业数据的实证[J]. 马艳艳,张晓蕾,孙玉涛. 科研管理. 2018(02)
[8]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综述[J]. 刘烨,郑燕萍,孙伟明,朱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04)
[9]基础研究项目产出绩效的量化评价体系研究——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J]. 孙凯,钱昊.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6)
[10]中国基金资助基础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张思容,王露,何力,姜小艳,彭力平,彭立生.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12)
硕士论文
[1]基于专利和论文互引的科学—技术关联研究[D]. 叶梦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1965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历年新增动力电池专利和论文数量情况(1995-2014)②在技术创新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一直是研究重点[4-9]
第1章绪论41.2.1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定性研究早期学者在关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使用定性方法,且观点存在一定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只是基础研究的简单应用延申,是基础研究的衍生产物[37-38]。而科学社会学双螺旋理论(DoubleHelixModel)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形容为一对舞者(Apairofdancer),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割裂看待,且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呈双螺旋发展状态[11,39],参见图1.3。图1.3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双螺旋(DoubleHelixModel)模型示意图[39]Kline&Rosenberg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模型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市场需求等的存在多重相互作用关系,指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模式,而是以链环状相互影响[10],参见图1.4。后来以Narin等为代表的CHI学派引入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采取论文和专利探索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6]。目前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非线性性、相互作用性、行业特性等特征得到了创新领域学者广泛的认可[6,8-9,34,39]。图1.4Kline&Rosenberg技术创新链环模型[10]
第1章绪论41.2.1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定性研究早期学者在关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使用定性方法,且观点存在一定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只是基础研究的简单应用延申,是基础研究的衍生产物[37-38]。而科学社会学双螺旋理论(DoubleHelixModel)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形容为一对舞者(Apairofdancer),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割裂看待,且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呈双螺旋发展状态[11,39],参见图1.3。图1.3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双螺旋(DoubleHelixModel)模型示意图[39]Kline&Rosenberg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模型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市场需求等的存在多重相互作用关系,指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模式,而是以链环状相互影响[10],参见图1.4。后来以Narin等为代表的CHI学派引入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采取论文和专利探索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6]。目前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非线性性、相互作用性、行业特性等特征得到了创新领域学者广泛的认可[6,8-9,34,39]。图1.4Kline&Rosenberg技术创新链环模型[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合作与论文影响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杨瑞仙,李贤. 现代情报. 2019(04)
[2]中国各地区基础研究创新绩效及发展潜力的评估[J]. 单良艳,张汉飞,吴杨.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3]核心技术微观机理与突破路径——以中国汽车AMT技术为例[J]. 李显君,孟东晖,刘暐. 中国软科学. 2018(08)
[4]政府投入、经济自由度与创新效率:来自24个领先国家的实证经验[J]. 于惊涛,杨大力. 中国软科学. 2018(07)
[5]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分析研究综述[J]. 董坤,许海云,罗瑞,王超,方曙. 情报学报. 2018(06)
[6]中国基础研究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评估[J]. 吴杨,蔡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7]环境规制激发企业努力研发?——来自火电企业数据的实证[J]. 马艳艳,张晓蕾,孙玉涛. 科研管理. 2018(02)
[8]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综述[J]. 刘烨,郑燕萍,孙伟明,朱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04)
[9]基础研究项目产出绩效的量化评价体系研究——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J]. 孙凯,钱昊.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6)
[10]中国基金资助基础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张思容,王露,何力,姜小艳,彭力平,彭立生.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12)
硕士论文
[1]基于专利和论文互引的科学—技术关联研究[D]. 叶梦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1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21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