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智模型的电动汽车车载信息系统交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6:46
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类日常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同时车联网技术的引入改变了汽车与人之间的驾驶体验。但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也产生了许多体验不一的车载信息系统,许多产品在信息架构、交互体验上没有更多地关注用户,造成产品与用户认知的差异性。因此,关注用户的认知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车载人机界面的交互体验。本文从用户为中心的角度对智能电动汽车车载信息系统交互设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心智模型和交互设计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心智模型与交互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说明以用户为中心能够提高车载交互体验。其次,对于电动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以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人机界面关系、信息架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四个角度对国内外现有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相关电动汽车车载交互特点。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符合用户认知,本文从用户、环境、技术三方面对电动车载交互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车载产品现有的规范原则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用户认知的电动汽车车载界面交互规范,为后续设计实践做准备。然后,通过目标用户的确认,以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的方法收集用户相关心智信息和需求点,并以卡片分类法和聚类分析法对...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I?m?1??i?—??:=:=[.:::二.......——??I窣?I??!?mmm?酿方法和麟??§??招关理ie的研究??第??
第8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用户的认知层面从广义上讲,主要是对用户的感觉、知觉、听觉、记忆、语言的研??究,而狭义上讲,可以解释为信息的加工。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其实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受器对环境传达出来的信息进行接受,再通过神经网络传递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加工分析。1922年,威肯斯任何用户信息加工,开始于外界事物的刺激,结束??于用户的反馈执行动作,图2.1为信息加工原理图。??注意资源??环境刺激+?感觉储存知觉?反;J反应的执行??长时间记忆?短时记忆??记忆系统??图2.1信息加工图(作者自绘)??Fig.?2.1?Information?processing?map?(author?self-painting)??用户的认知层面主要体现在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决策事物三方面,在感知事物方??面,主要指的是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用户会对动态直观的的事物作为感觉对象,如产??生触感的控制按钮;用户对静止的的画面中有规律的图案会产生知觉,比如具有格式塔??的图案。在记忆事物方面,主要是指个体在接触新事物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记忆,这些??记忆都是用户对接触该事物所包含的所有信息的抽象提炼,这些记忆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因此,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只会记住这个产品或服务是什么,大致怎么用,??从哪里开始,而具体的流程需要系统不停的提示和反馈,以此来刺激用户之前的记忆。??决策事物是用户认知层面中关键的方面,当用户需要做两个以上的选择时候,用户需要??调用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抉择。??(2)用户行为模型??用户的行为模型的生成,主要是因为用户为了完成自身的某个需求而需要完成一系??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递,例如在汽车内部环境下,人与汽车交互的界面涉及到实体硬件的交互(刹车、方向??盘、旋钮、按键),也涉及到虚拟软件的交互(数字化中控大屏、仪表盘),因此,广??义的交互界面所承载的界面形式会更复杂,用户输入信息的方式也多样性。??信息的输入?尺?信息的输入??机??系统?s?用户??界??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面??图2.2人机界面关系图(作者自绘)??Fig.?2.2?Human-machine?interface?diagram?(authorized)??(2)微观交互界面??微观的交互界面特指计算机的界面,如现实中手机、电脑等具有虚拟化屏幕的产品??界面,这些界面利用一些可视化形式把系统的功能呈现给用户,当用户理解其信息后,??可以通过语音、手势等多通道的交互方式去输入操作信息。本文将侧重于车载信息系统??软件层面的交互界面设计研究。??2.2.2交互设计的要素??交互设计主要为了解决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交互行为及??操作界面让用户能够明白数字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式。交互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交互界??面,根据辛向阳教授的交互设计理论研宄中,他将交互设计分为五大要素:人、媒介或??工具、行为、场景、目的[25],用英文来定义则为who、what、how、where、purpose,??图2.3为交互设计五要素。这五个要素进行串联后,可以理解为,当交互设计这一事件??发生过程中,用户会处在一个场景下,使用某个工具,按照一定的行为方式完成某个的??目的。这五个要素的详细分析如下:??人??工具?目的??场景?行为??图2.3交
本文编号:3220154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I?m?1??i?—??:=:=[.:::二.......——??I窣?I??!?mmm?酿方法和麟??§??招关理ie的研究??第??
第8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用户的认知层面从广义上讲,主要是对用户的感觉、知觉、听觉、记忆、语言的研??究,而狭义上讲,可以解释为信息的加工。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其实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受器对环境传达出来的信息进行接受,再通过神经网络传递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加工分析。1922年,威肯斯任何用户信息加工,开始于外界事物的刺激,结束??于用户的反馈执行动作,图2.1为信息加工原理图。??注意资源??环境刺激+?感觉储存知觉?反;J反应的执行??长时间记忆?短时记忆??记忆系统??图2.1信息加工图(作者自绘)??Fig.?2.1?Information?processing?map?(author?self-painting)??用户的认知层面主要体现在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决策事物三方面,在感知事物方??面,主要指的是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用户会对动态直观的的事物作为感觉对象,如产??生触感的控制按钮;用户对静止的的画面中有规律的图案会产生知觉,比如具有格式塔??的图案。在记忆事物方面,主要是指个体在接触新事物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记忆,这些??记忆都是用户对接触该事物所包含的所有信息的抽象提炼,这些记忆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因此,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只会记住这个产品或服务是什么,大致怎么用,??从哪里开始,而具体的流程需要系统不停的提示和反馈,以此来刺激用户之前的记忆。??决策事物是用户认知层面中关键的方面,当用户需要做两个以上的选择时候,用户需要??调用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抉择。??(2)用户行为模型??用户的行为模型的生成,主要是因为用户为了完成自身的某个需求而需要完成一系??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递,例如在汽车内部环境下,人与汽车交互的界面涉及到实体硬件的交互(刹车、方向??盘、旋钮、按键),也涉及到虚拟软件的交互(数字化中控大屏、仪表盘),因此,广??义的交互界面所承载的界面形式会更复杂,用户输入信息的方式也多样性。??信息的输入?尺?信息的输入??机??系统?s?用户??界??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面??图2.2人机界面关系图(作者自绘)??Fig.?2.2?Human-machine?interface?diagram?(authorized)??(2)微观交互界面??微观的交互界面特指计算机的界面,如现实中手机、电脑等具有虚拟化屏幕的产品??界面,这些界面利用一些可视化形式把系统的功能呈现给用户,当用户理解其信息后,??可以通过语音、手势等多通道的交互方式去输入操作信息。本文将侧重于车载信息系统??软件层面的交互界面设计研究。??2.2.2交互设计的要素??交互设计主要为了解决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交互行为及??操作界面让用户能够明白数字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式。交互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交互界??面,根据辛向阳教授的交互设计理论研宄中,他将交互设计分为五大要素:人、媒介或??工具、行为、场景、目的[25],用英文来定义则为who、what、how、where、purpose,??图2.3为交互设计五要素。这五个要素进行串联后,可以理解为,当交互设计这一事件??发生过程中,用户会处在一个场景下,使用某个工具,按照一定的行为方式完成某个的??目的。这五个要素的详细分析如下:??人??工具?目的??场景?行为??图2.3交
本文编号:3220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22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