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
发布时间:2021-07-18 14:13
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1988是1989年开始实施的,后来再没更新,距今已有30年历史。而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体尺寸逐渐增大,因此,现有数据已无法直接作为设计依据。而且,国内重型商用车基本都按照美国机动车协会(SAE)标准进行布置。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中国驾驶员人体特征,导致驾驶室无法满足驾驶员的舒适性要求。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课题以某重型商用车为研究对象,在修正了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基础上,对其驾驶室布置进行了人机工程优化。首先建立了坐姿、方向盘及换挡杆布置位置数学模型,分析确定了影响驾驶室舒适性的关键肢体尺寸,并对其在GB10000-1988中相应人体尺寸进行修正。其次系统研究了B类车H点舒适范围的分布特征,求出了中国人驾驶的舒适乘坐基准点(SgRP)位置,拟合了常用百分位H点适意线模型,同时考虑特殊人群的H点位置确定出了最终的座椅水平行程,并校核了驾驶员伸腿空间和优化了座椅位置。然后系统研究了方向盘中心点的分布特征,提出了方向盘的三种布置方式。分析了方向盘下边缘与驾驶员胃部干涉的原因,从设计角度进行了优化。具体包括计算中国驾驶员舒适方向盘中心点的公共区域;计算出...
【文章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肢二维杆状人体模型图
图 2-3 人体上肢点线模型 图 2-4 人体点线模型俯视图Fig. 2-3 Human upper limb line model Fig. 2-4 Top view of the human body point line mode设手中心点的三维坐标为(x,y,z),为了简化问题研究假设驾驶员完成操作动作的顺序是先抬臂,再展臂和转身。根据几何关系得出未转身前手中心点在 X 轴上的坐标表达式:1 2 2 3 2 3x l sin( ) lsin( )(2-4式(2-4)中 l2代表上臂长,l3代表前臂长含 1/2 手长,均为男性第 5 百分位尺寸。
图 2-3 人体上肢点线模型 图 2-4 人体点线模型俯视图Fig. 2-3 Human upper limb line model Fig. 2-4 Top view of the human body point line mode设手中心点的三维坐标为(x,y,z),为了简化问题研究假设驾驶员完成操作动作的顺序是先抬臂,再展臂和转身。根据几何关系得出未转身前手中心点在 X 轴上的坐标表达式:1 2 2 3 2 3x l sin( ) lsin( )(2-4式(2-4)中 l2代表上臂长,l3代表前臂长含 1/2 手长,均为男性第 5 百分位尺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RAMSIS的除雪车驾驶室人机工程分析[J]. 宗威,凌杰豪,惠慧. 机械设计. 2017(08)
[2]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分析[J]. 刘森海,李松涛,曹树魏,李寰. 图学学报. 2017(04)
[3]基于RULA方法的拖拉机驾驶室人机优化研究[J]. 杨飞,光震宇,康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04)
[4]基于人机工程的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与仿真研究[J]. 王一甲,王余锐,金立生. 农机化研究. 2016(12)
[5]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变速杆操纵舒适性评价[J]. 刘明周,阿地兰木·斯塔洪,扈静,张淼,钱佩伦. 中国机械工程. 2016(17)
[6]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牵引车驾驶室应用分析[J]. 刘渊,尹欢,彭婧,陈澔利.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8)
[7]基于工效学原则的人机界面交互要素排序优化法[J]. 余昆. 人类工效学. 2016(03)
[8]中美人体尺寸差异及对车辆正碰中驾驶员损伤风险的影响(英文)[J]. 张金换,杨洁,金鑫,沈明,罗逍,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6(02)
[9]基于人体测量学的拖拉机驾驶员工作空间设计[J]. 徐立友,吴依伟,周志立.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1)
[10]基于关键词的国内外人因工程研究现状分析[J]. 普严冉,吕宏,徐士伟,秦睿,张飞. 人类工效学. 2015(02)
硕士论文
[1]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程机械驾驶室优化设计[D]. 王吉.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
[2]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驾驶疲劳研究[D]. 刘一雄.中北大学 2016
[3]公交车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研究[D]. 代娜.西南交通大学 2016
[4]基于关节力矩的驾驶员操纵不舒适度研究[D]. 陈子昂.合肥工业大学 2016
[5]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设计研究[D]. 库拉什·沙亚别克.北京交通大学 2016
[6]基于CATIA的客车驾驶室人机工程学的设计与研究[D]. 康瑞婷.河北工程大学 2015
[7]人机工程在轿车仪表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亮.吉林大学 2014
[8]客车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 史冬冬.吉林大学 2013
[9]基于CATIA人机工程学的客车驾驶室研究[D]. 赵红芬.长安大学 2013
[10]基于眼椭圆的汽车后视野分析研究[D]. 李浩.沈阳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89733
【文章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肢二维杆状人体模型图
图 2-3 人体上肢点线模型 图 2-4 人体点线模型俯视图Fig. 2-3 Human upper limb line model Fig. 2-4 Top view of the human body point line mode设手中心点的三维坐标为(x,y,z),为了简化问题研究假设驾驶员完成操作动作的顺序是先抬臂,再展臂和转身。根据几何关系得出未转身前手中心点在 X 轴上的坐标表达式:1 2 2 3 2 3x l sin( ) lsin( )(2-4式(2-4)中 l2代表上臂长,l3代表前臂长含 1/2 手长,均为男性第 5 百分位尺寸。
图 2-3 人体上肢点线模型 图 2-4 人体点线模型俯视图Fig. 2-3 Human upper limb line model Fig. 2-4 Top view of the human body point line mode设手中心点的三维坐标为(x,y,z),为了简化问题研究假设驾驶员完成操作动作的顺序是先抬臂,再展臂和转身。根据几何关系得出未转身前手中心点在 X 轴上的坐标表达式:1 2 2 3 2 3x l sin( ) lsin( )(2-4式(2-4)中 l2代表上臂长,l3代表前臂长含 1/2 手长,均为男性第 5 百分位尺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RAMSIS的除雪车驾驶室人机工程分析[J]. 宗威,凌杰豪,惠慧. 机械设计. 2017(08)
[2]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人机工程优化分析[J]. 刘森海,李松涛,曹树魏,李寰. 图学学报. 2017(04)
[3]基于RULA方法的拖拉机驾驶室人机优化研究[J]. 杨飞,光震宇,康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04)
[4]基于人机工程的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与仿真研究[J]. 王一甲,王余锐,金立生. 农机化研究. 2016(12)
[5]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变速杆操纵舒适性评价[J]. 刘明周,阿地兰木·斯塔洪,扈静,张淼,钱佩伦. 中国机械工程. 2016(17)
[6]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牵引车驾驶室应用分析[J]. 刘渊,尹欢,彭婧,陈澔利.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8)
[7]基于工效学原则的人机界面交互要素排序优化法[J]. 余昆. 人类工效学. 2016(03)
[8]中美人体尺寸差异及对车辆正碰中驾驶员损伤风险的影响(英文)[J]. 张金换,杨洁,金鑫,沈明,罗逍,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6(02)
[9]基于人体测量学的拖拉机驾驶员工作空间设计[J]. 徐立友,吴依伟,周志立.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1)
[10]基于关键词的国内外人因工程研究现状分析[J]. 普严冉,吕宏,徐士伟,秦睿,张飞. 人类工效学. 2015(02)
硕士论文
[1]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程机械驾驶室优化设计[D]. 王吉.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
[2]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驾驶疲劳研究[D]. 刘一雄.中北大学 2016
[3]公交车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研究[D]. 代娜.西南交通大学 2016
[4]基于关节力矩的驾驶员操纵不舒适度研究[D]. 陈子昂.合肥工业大学 2016
[5]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设计研究[D]. 库拉什·沙亚别克.北京交通大学 2016
[6]基于CATIA的客车驾驶室人机工程学的设计与研究[D]. 康瑞婷.河北工程大学 2015
[7]人机工程在轿车仪表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亮.吉林大学 2014
[8]客车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 史冬冬.吉林大学 2013
[9]基于CATIA人机工程学的客车驾驶室研究[D]. 赵红芬.长安大学 2013
[10]基于眼椭圆的汽车后视野分析研究[D]. 李浩.沈阳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89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289733.html